企业会计准则有哪些?

问题1:企业会计准则是什么?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准则。根据其用人单位的业务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6月65438+10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实施范围逐步扩大。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新旧体制的转换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和顺利实施。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说明和澄清的问题,部分章节希望补充一些实例。与此同时,2007年2月6日,65438,内地与香港签署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联合声明》。根据两地对等协商谈判的结果,部分内容需要通过修改《解释》进行补充。根据上述情况,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原有框架和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补充和完善,形成了2008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问题2: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有什么区别?序列号:C28M3039FMLF设备名称:iPhone4S(8GB)激活状态:已激活(2065438+2004年2月9日)电话支持:已过期硬件保修:未过期(2065438+2005年2月8日)生产日期:20165438。

问题3:企业会计准则属于什么?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我国的法律体系通常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法律;第二,行政法规;第三,部门规章;第四,规范性文件。其中,该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由主席签署颁布;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务院总理令公布;部门规章由国务院主管部门以部长令发布;国务院主管部门以部门文件形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因此,在海外国家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属于会计法规,由财政部金人庆部长签署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特定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由财政部作为财政文件发布。

企业会计准则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要求企业执行,否则就是违法。

问题4:2065 438+04修订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有哪些?2014 * * *修订了五项会计准则,发布了两项新准则和一项补充规定,包括财务报表列示、职工薪酬、长期股权投资、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合营安排等。以下是具体解读。

一、修订五项会计准则:

1、《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新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共八章四十五条,包括总则、基本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衔接规定和附则。

新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在准则文本中补充了综合收益的相关内容,还整合了我国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解释和说明中相应的规范性规定。

与原准则相比,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强调了财务报表列报对持续经营能力、终止经营的披露和报表项目金额的重要性原则,并引入了综合收益的概念。

所谓综合收益,是指按照其他会计准则,企业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权益和损失。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根据其他相关会计规定分为以下两类列示:

(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2)满足规定条件时将在以后会计期间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2.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修订后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丰富和明确了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相关规定。修订后的标准将适用于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解雇福利和其他长期员工福利,涵盖除股份薪酬以外的所有员工薪酬。

3.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原准则31号和修订后的准则54号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和程序进行了重大修改。母公司合并范围重新界定。如果母公司是投资主体,没有子公司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则不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对所有子公司的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4.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第二条准则主要修改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中的第四类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资产确认和计量》处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相关会计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的规定,采用成本法进行计量,不会实际。

5.企业会计准则第465438号+0-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明确披露其他主体的权益目的。与现行相关准则的披露要求不同,准则明确规定,披露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的目的是帮助其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价企业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的性质和相关风险,以及这些权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整合优化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权益披露。统一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披露,要求拥有重要少数股东权益的子公司、合营企业和关联企业披露重大财务信息,优化披露内容。

增加结构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对于要求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披露向被结构化主体提供财务支持或其他支持的意向、类型和金额,包括帮助被结构化主体获得财务支持的情况和意向。对于未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要求披露结构化主体的性质、目的、规模、活动及融资方式,财务报表中确认的相关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从结构化主体取得的收入,收入类型等。如提供资金支持或其他支持,还应披露支持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提供支持的原因和目的。

二。发布两项新会计准则:

1,企业会计准则...> & gt

问题5:会计准则是什么?概念就不解释了。百度搜索这个链接有详细的提纲。你可以看看。

zhidao.baidu/question/73211551

会计准则包括一般规则1。38项具体标准。

如果你参加考试。买一本专门解释会计准则的书就行了。

作为一名会计。了解一下就知道了。没用的。具体要求。比如库存。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税法中有更具体的要求。在会计方面,我们所学的会计基础或者初级会计职称已经足够我们使用了。会计准则太抽象了。没有具体的实际用途。

会计准则主要在加强和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会计准则处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导向作用。就好像有些规范是一样的。比如治安条例。学生的规章制度等等。

光知道定义是没用的。你需要知道的是细则。

问题6: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都是行政法规的规范性文件,规定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都是由财政部制定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所以都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一部分。但会计制度是针对特定部门或行业的企业或所有企业,重点是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以及会计报表的格式和编制明细;会计准则是以一项具体的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或一个具体的报告项目为对象,详细分析每项业务或项目的特点,界定所引用的概念,然后以确认和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处理围绕该业务或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的规范。两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适用范围不同。大多数具体会计准则只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有些也适用于其他企业。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所有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

二是侧重点不同,具体会计准则中主要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原则上是规范的。以确认和计量为重点,以规范会计决策过程为重点。会计制度侧重于会计要素的记录和报告的可操作性,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只是有机地反映在会计科目和使用说明中。即会计制度重在规范会计核算的行为和结果。

三是结构体系不同,统一的会计制度有自己的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和作为第一层次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在此基础上,一般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和小企业分别建立自己的相关会计科目设置、具体会计处理、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和对外计提的操作办法;对于各行业、各企业专业性较强的特殊业务的核算,财政部将制定专业核算办法。具体准则相互独立,分别规定了企业某项业务或某个方面的核算内容。第四,会计准则的标准格式和语言表达符合国际通用格式,已成为国际通用会计惯例的组成部分。而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如科目、报表等,符合我国会计人员长期以来的思维和习惯,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上市公司必须执行,其他企业鼓励。企业会计制度没有废除。财政部于2011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13 1起在小企业范围内实施,鼓励小企业提前实施。财政部2004年4月27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税[2004]2号)同时废止。

问题7: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有什么区别?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之间主要有以下差异:

(一)标准框架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由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指南组成。其中,准则包括会计准则解释、会计科目和主要会计处理。

小企业会计准则由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财务报表、外币业务和附则组成。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1.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设置会计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在不违反统一规定的前提下,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拆分、合并会计科目。对于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以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企业也可以根据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账号。

会计科目分类:分为六大类,分别是:资产、负债、* *类、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

2.小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科目和主要会计处理,主要是根据具体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要求,规定了60多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会计处理,主要涵盖了小企业常见的交易或事项。

会计科目分类:分为五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

(3)财务报表的构成

1.企业会计准则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报表,至少应包括:(1)资产负债表;(2)损益表;(3)现金流量表;(4)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5)注意事项。

2.小企业会计准则

财务报表是指小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达。小企业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资产负债表;

(2)损益表;

(3)现金流量表;

(4)注意事项。

(D)主要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

1.库存

(1)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不同。

(2)投资者存货成本的初始计量不同。

(3)盘盈的处理不同。

2.金融资产投资

(1)分类不同

(2)选择不同的测量属性。

(3)减值处理不同

(4)投资收益的确认不同

3.固定资产

(1)投资者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初始计量不同。

(2)减值处理不同

4.生物资产

(1)分类不同

(2)减值的处理不同。

5.无形资产

(1)减值处理不同。

(2)摊销方法不同。

(3)使用寿命不能可靠估计的无形资产的处理不同。

借钱

7.收入

8.所得税费用

问题8: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

而上市公司或大型企业只能选择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实际上类似于会计准则。但有些处理方式略有不同,比如坏账准备,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坏账损失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而会计准则可以选择备抵法或直接销售法。

比如税费,除了增值税,其他所有税费在小企业标准计提时都包含在营业税金及附加中,但会计标准相应分开。常见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包含在营业税金及附加中,其他税费可能包含在管理费用中。

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处理上相对简单。毕竟企业涉及业务较少,会计处理简单明了。

问题9: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有什么区别?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会计法是为了规范宏观会计行为(如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从社交的角度来说。

根据会计法等制定会计准则。,规范企业的具体会计行为(确认、计量、报告等。)从企业的角度;

38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会计法基本准则和会计准则制定的,更加微观具体。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