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师参加“实践伦理与职业道德”国际年会。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张晓、博士生李云、崔淑芝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第25届实用与职业道德协会国际会议,并向中国人民大学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下设哲学系和宗教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教育、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科技哲学、管理哲学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的这次会议是由实践和职业道德协会(APPE)主办的。西门子公司、德州理工大学伦理中心、北平原伦理研究所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赞助了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专家学者。气氛友好而热烈。

会上,张晓作了题为“1980年代以来中国科技伦理研究现状:历史、课题与问题”的演讲。本文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伦理的研究状况,并以“理解和处理技术发展伦理问题的自信框架”为主题,以“大学”的八大修身目标为出发点,提出了一套理解和处理当代科技伦理问题的“技术-伦理”框架。李云以《从竞争到合作:中国的医疗实践》为题,从中西医学关系的变化分析了中国医疗实践的特殊历史背景,提出医疗实践必须立足于具体情况,以病人为中心,承担起自然与社会、医生与病人之间沟通者的角色。崔书志演讲的题目是《新儒家关于科技伦理的思想》,围绕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的科技伦理思想,从与西方不同的视角审视科技问题,提出处理现实问题的新方法。最后,NPC学者在现场接受了中外与会者的积极提问。由于时间限制,讨论一直持续到会后。

本次国际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伦理学和STS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了实践与职业伦理的发展和问题,包括科技实践、医学伦理、伦理教育、职业守则、伦理困境等问题。会上,人大师生就中国执业和职业道德的发展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和见解,并与各国学者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学术探讨。这次交流显示了中国学者博采众长、联系实际的学术兴趣,学习了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加深了与外国学者的友谊,为进一步的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考研政策不清楚吗?沈硕是不是和同等学力混为一谈?大学专业不好选?点击下方官网,会有专业老师解答你的问题。211/985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络申请名称:/yj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