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回笼在加速!房地产收购收购金额1个月,528亿元环比暴涨超七成。
65438年10月4日,绿地控股发布公告称,拟以6.24亿元转让绿地酒管52%股权。
65438+10月3日,法华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珠海法华拟收购深圳融创吕雯持有的深圳荣华置地51%股权。
同日,信达地产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信达兴城及公司关联方中国信达参与认购芜湖勤昌股份。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2022年6月5438+2月,房企重点监控的M&A成交48宗,披露成交32宗,交易对价合计约528亿人民币,环比大幅增长72.4%。
业内人士表示,年底并购热情明显回升,房企加速资产处置和资金回笼。预计2023年,政策将重点引导房地产风险“软着陆”。后期中央可能在房企融资、并购、债务展期等方面出台更多政策,帮助房企化解流动性危机。
多家房企拟处置资产回笼资金。
新年伊始,房地产企业处置资产、并购重组的消息不断。
65438+10月4日,绿地控股发布公告,拟与明宇商旅就酒店管理业务开展战略合作。根据战略合作意向,公司控股子公司绿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上海绿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52%的股权以6.24亿元的对价转让给明宇商旅。
65438+10月3日,法华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法华拟收购深圳融创吕雯持有的深圳荣华置地51%股权。本次交易总金额约35.8亿元,其中标的股权购买价款35.7亿元,标的债权购买价款11.9万元。这项收购是用现金进行的。收购完成后,珠海法华将持有荣华地产100%的股权。
同日,信达地产发布公告称,信达重庆地产全资子公司信达星城及公司关联方中国信达参与认购合伙企业股份。合伙企业总认缴规模为654.38+0.06亿元,其中中国信达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2.78亿元,占合伙企业规模的26.22%;信达星城认缴人民币265,438+065,438+000万元,占合伙企业规模的65,438+09.965,438+0%,以交易方式开发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信达是中国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之一。最近AMC在拯救房地产企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头部出事的房企融创中国两个项目相继被两家AMC救市。其中,中国华融联合6家银行、中信信托就融创上海董家渡项目达成股权融资合作,中国东方也与融创武汉桃花源项目达成股权融资合作。融创通过转让项目股权获得AMC注资。
去年65438+2月,房企收到的M&A金额约为528亿。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5438年6月+2022年2月,重点监测的房企* * *涉及M&A交易48笔,已披露交易32笔,交易对价合计约528亿元,环比大幅增长72.4%。披露的单笔M&A交易平均规模为6543.8+065亿元(654.38+065.438+10月)
从交易进展来看,5438年6月+2022年2月,有5笔交易通过了董事会的方案,其中披露交易金额的2笔交易涉及价格6543.8+083亿元;65,438+06笔交易,涉及金额65,438+0,665,438+0亿元,其中华南城向大股东建发出售Xi安华南城69.35%股权,SIIC以50亿元的价格向友邦人寿出售北外滩地块90%股权及债权;在完成的18笔交易中,有7笔披露了交易金额,对应的交易规模为69亿元。此外,正在进行、挂牌和终止的交易数量分别为3、5和1。
其中,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有两笔M&A交易:
一个案例是华夏幸福2022年2月28日65438公告,拟以124亿元向华润置地出售南方总部资产,涉及武汉长江中心、武汉中北路项目、南京大学校区项目,以及1深圳物业公司。
柯睿研究中心指出,华夏幸福于2022年2月8日、26日出售廊坊工业园及固安相关资产,预计总回报6543.8+0.692亿元。华夏幸福全年将通过出售资产返还超过6543.8+05亿元,但其在9月份的债务重组方案中披露“资产返还约750元。”
2022年6月5438+2月65438+2月07日招商蛇口公布了另一项重大合并。拟通过公开发行方式收购南油集团24%股权和招商局前海实业2.89%股权。由于招商局前海实业直接持有前海自贸投资50%股权,前海自贸投资在深圳前海妈湾拥有约80.62万平方米土地。交易完成后,招商局蛇口将大幅提升深圳前海妈湾的土地资源价值。
从交易标的物业类型来看,6月5438+2022年2月住宅收购大幅增加,19宗涉及开发项目股权,转让住宅项目M&A规模约275亿元,主要受华夏幸福124亿元处置南方总部资产、商辂发展59亿元剥离房地产业务至山东成发等重大交易影响。此外,涉及多元化投资的交易有26笔,对应交易金额为223亿元,占总规模的42%,其中中远拟以55.5亿元向太古地产出售成都中远太古里50%股权。近期中远处置资产动作频频,仅6月5438+2月就有三笔房产出售计划。
柯睿研究中心指出,最近的中央经济会议反映了中央政府防范和处理房地产风险的紧迫性。预计2023年政策将重点引导房地产风险“软着陆”。一方面会稳定房企的信贷主体。除了推动现有的“三支箭”房地产融资支持政策,中央政府可能会在房企融资、并购、债务展期等领域出台更多政策,帮助房企化解流动性危机。二是确保交付,强调各方责任,解决期房交付问题,稳定居民购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