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计划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上市。

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拟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点。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这一决定的目的是让更广泛的投资者,尤其是阿里巴巴数字生态的参与者,分享阿里巴巴的成长和未来。

阿里巴巴将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板上市。

双大上市实施后,预计国际投资者将配置更多阿里港股,可能为港股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同时,阿里巴巴的港股也有望满足港股通资格,从而为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阿里创造更多便利。

一般认为,对于阿里和中概股而言,双大上市是符合当前形势和市场预期、保证投资者利益的最佳商业选择。

阿里选择香港是大势所趋。

阿里巴巴和香港历史悠久。香港是阿里巴巴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起点。自2007年以来,阿里巴巴一直将香港作为其主要上市的首选。

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在港交所上市。2014年,阿里巴巴计划整体上市时,首先考虑的目的地是港交所,并进行了相关路演。但由于当时相关法规的限制,阿里最终转到纽交所上市。

2014年,在美国上市前夕,阿里巴巴仍然公开表示:如果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内投资者分享公司的成长。

2018年,港交所启动上市制度改革,也为包括阿里在内的一大批国内互联网公司赴港上市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2019年10月,119,阿里巴巴第二次在香港上市,纽约依然是阿里的主要上市地。

自2019在香港上市以来,阿里巴巴大部分流通股都在香港注册。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股票在香港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为7亿美元,在美国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为32亿美元。中国和亚太地区是阿里巴巴业务的主要市场,阿里一直受到中国和亚太基金的高度关注。这次阿里增加香港作为主要上市地,自然是从技术层面来的,也符合一段时间以来市场的预期。

双大选择在香港上市,也体现了阿里对香港乃至中国市场未来的信心。在发布相关消息时,张勇强调,阿里对中国经济和未来充满坚定信心。

中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多元化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2018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公司选择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但在交易机制设计上,大多以美国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上市多采用“二次上市”模式。

近年来,双重上市正成为中概股回归香港的主流模式。截至目前,已有知乎、壳牌、小鹏、理想等9家中国公司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作为流通市值超过2万亿港元的优质龙头公司,阿里巴巴在香港双重上市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双大上市后,相关公司可以更好地应对单一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分析人士认为,阿里巴巴选择在香港双重上市,将显著增加港交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科研投入。对于港交所而言,包括阿里在内的更多优质交易标的,也将增强其对全球市场的吸引力。

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继续巩固。

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现在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排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发展潜力巨大。彭博数据显示,得益于港股通等互联互通机制的逐步完善,截至今年2月16日的30天内,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额跃升至约250亿美元,已大幅超越伦敦证交所,相当于同期纽交所的60%。

据了解,阿里巴巴在纽约、香港双重上市后,在美国上市的存托股和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仍然可以相互转换,投资者可以继续选择以其中一种形式持有阿里巴巴股份。这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转移到香港。

分析人士认为,双大上市实施后,美股和港股的定价将相互独立,有望提升香港证券市场的定价能力。流动性的增加和定价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香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概股公司选择双大上市并不影响其在美国的上市地位。长期以来,海外基金在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阿里等一批中概股公司在美国上市,也增强了全球资本对中国企业和中国市场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