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k基础知识
Cmk的概念
CP(或Cpk)过程能力指数是指某一过程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受控状态(稳定状态)的实际处理能力。是过程固有的能力,或者说是过程保证质量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要素组合在一起的过程,即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是过程中各种质量因素作用的综合表现。
CPK:强调过程的内在变化和实际的内在能力;
CMK:考虑短期离散,强调设备本身对质量的影响;
CPK:分析的前提是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过程受控;(基于这个前提,CPK必须>;0)
CMK:用于新机验收、新产品试制、设备大修后等。
CPK:至少1.33
CMK:至少1.67
CMK一般在机器稳定生产后一个小时左右抽样10组50个样品。
CPK在过程稳定可控的条件下,以适当的频率抽取25组至少100个样本。
Cmk的相关知识
对于Cmk来说,我们关注的是机器设备的能力,在抽样过程中要尽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一操作者(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手段),对于同一加工物料(同一批次的原料),只评估机器设备本身的劣化程度。在计算方法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客户要求、公司规定、抽样成本等)考虑样本数量。),但原则上应该大于30,因为抽样的样本空间实际上不是正态分布而是t分布,样本数大于30时接近正态分布。我们采用的公式是基于正态分布的。
设备能力指数Cmk代表仅由由于常见原因导致的设备退化所确定的能力。和Cpk Ppk的区别在于采样方式不同。机器稳定工作时,至少采样50条数据,CMK = t/6 sigma。适马至少可以用50条数据S来估计,也可以用至少50条数据分组后用Rbar/d2来估计。根据美国工业的经验,75%的工艺变异来自设备变异。如果用至少连续50条数据S估计的sigma或至少连续50条数据分组后用Rbar/d2估计的sigma来计算Cpk,则人机材料法环的总共因变异为8 sigma,CPK = t/8 sigma(为方便起见,以上公式均为分布中心与容差重合时)。
机器容量:?机器能力?它是由生产设备的公差与加工离散度之比得到的。通常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测算和证明。此时只考虑短时分散,尽可能排除影响工艺而非机器的因素。(比较VDA第4卷,第1部分)
过程能力:相反,考虑影响过程的参数,人们称之为?过程能力?。如果额定值和公差的离散和位置统计特征参数满足要求(至少Cpk=1.33),则该过程是有能力的。如果不是,过程能力必须通过过程分析和优化来实现。
Cmk要求描述
能力调查必须确定特征和方法。
机器能力:对于机器和设备,包括模具,在新购和使用前,其能力应由机器和模具制造商或验收方验证。
在某些情况下,必须与客户商定重复能力调查,例如:
?新零件的订单
?新模具/设备
?公差收紧
?加工过程/输入状态的改变
?维修后(影响产品)
?机器移动后
?经过长时间的停产
机器能力的证明应可用于过程能力的评估。在能力调查中,机器应与模具一起被视为一个实体,如有必要,还应与集成检具和调整装置一起被视为一个实体。短期分散,能力指数至少要Cmk=1.67。如果出现偏差,必须指定纠正措施,并在措施完成后实施新的能力调查。
过程能力:必须证明对产品质量有决定性影响的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参阅VDA第4卷,第1部分)
原则上,所有特性都必须在公差范围内。必须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特性,并与顾客保持一致。如果不能证明重要特性的过程能力,必须规定措施。例如,它可以是:
?100%生产批次检验
?如果可能,设计测量并改变公差。
?必须记录100%检验的结果。
由于成本和风险,100%检验迫使过程优化。对于不胜任的过程,100%检验是消除不合格产品和实施缺陷分析和纠正措施的唯一途径。在零缺陷战略的框架下,所有措施的目标都是过程的持续改进。
长期分散,能力指数至少要Cpk=1.33。如果出现偏差,必须规定纠正措施。措施完成后,必须进行新的容量调查。
我们关心的是生产过程能否达到稳态,在稳态下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工程规范的要求。所以我们用计量控制图,通过每个子群来看每个采样时间的分布是否符合工程规范,过程是否随时间稳定。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通过各个亚组的极差或标准差来推导样本空间的方差,进而得到C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