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
以支付宝、财付通为首的互联网型支付企业,以网上支付为主,绑定大型电商网站,迅速做大做强。
金融支付企业
以银联商务、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拉卡拉为代表的金融支付企业,聚焦行业需求,开发行业应用。
第三方支付公司是信用中介。
非金融机构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信用中介,类似于银联商务、拉卡拉、贾立安支付等手机刷卡器产品。通过与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这些移动支付产品具有良好的实力和信用保障。它们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在消费者和银行之间建立某种形式的数据交换和信息确认支付流程。爱付向广大银行卡持卡人提供基于POS终端的线下实时支付服务,向终端商户提供POS申请/审批、自动结账/对账、跨区域T+1结算、资金归集、多账户管理等综合服务。国内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PayPal、中汇支付、Lacarra、财付通、融宝、盛付通、财付通、通联支付、yeepay、中汇宝、快钱、国付宝、物流宝、王艺宝、网银、环迅支付IPS、汇付天下、汇聚支付、报乙互通、宝宝。贝宝
其中,PayPal和支付宝的用户数量最多,前者主要流行于欧美,后者是马云阿里巴巴的产品。据说到2009年7月,支付宝的用户已经超过2亿。拉卡拉是中国最大的线下便民金融服务商。此外,中国银联旗下的银联电子支付也开始在第三方支付方面发力,推出银联商务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支付宝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它由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先生于2004年2月创立,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支付宝致力于为中国电子商务提供“简单、安全、快捷”的在线支付解决方案。
拉卡拉付钱。
技术整合就是把银行严格的风险控制和支付企业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手机银行内置了Lacarra手机支付功能,解决了手机银行只能接受自己银行卡的问题。
财付通
财付通是腾讯于2005年9月正式推出的专业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致力于为互联网用户和企业提供安全、便捷、专业的在线支付服务。
Moneybookers
2003年2月5日,MB成为全球第一家政府正式认可的电子银行。也是英国电子货币协会EMA的14成员之一。被赚钱公司广泛列为e金之后的主要支付形式。更重要的是,这个电子银行里的外汇可以转到中国的银行账户。
富宝
富宝推出的“我的支付导航”主要分为两个板块:个人支付导航和商户支付导航。从网上缴纳水电费电煤等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到火车买机票、订酒店,再到网购、通讯充值等各类“日常便民服务”,“我的支付导航”不仅为个人用户提供便捷的生活支付服务,还为企业商户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一站式解决方案、增值服务等产品和服务。
国付宝
国付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付宝”)是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与HNA商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NA商业”)的合资公司。是具有国资背景和社会信用体系的独立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也是“金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迅银支付
殷寻支付由国内金融、支付、技术领域的资深从业者组成。公司凭借自身的创新技术,努力为国内企业、行业客户和投资者提供安全、便捷、稳定的互联网金融支付技术平台,拥有成熟完善的管理经验和服务体系。
殷寻支付专注于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其智能终端还包括信用卡还款、话费充值、水电煤缴费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最大限度地服务消费者。另外,殷寻支付加盟的审批也很简单,办理方便,安装后即可使用。此外,殷寻支付还拥有金融服务T+0平台、商业联盟生活服务平台和数据外包服务平台。
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殷寻支付首先考虑的是商户的利益,保证商户交易不停顿,结算不慢,不让任何一个商户损失一分钱。这些商人是给予殷寻最大信任的人。只有得到他们的信任,殷寻才能在未来付出代价。其次要考虑经销商的利益,保证经销商能够保持利润,业务稳定。经销商是殷寻支付的核心合作伙伴,殷寻支付与所有经销商共进共退,共同成长,共赢互利!无数行业的发展历史表明,早期国家总是提供宽松的环境支持某个行业的发展,甚至对一些擦边球、钻政策空子的行为视而不见。但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在快速发展时期,国家相关部门就会介入管理,提供必要有效的规范、监督和管理,保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高层提出“市场上的一些创新产品,如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在缺乏监管约束的情况下,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管理”,而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是第三方支付的主要运营形式。显然,高层的这一表态是在向第三方支付行业传递一个明显的信号:有必要对第三方支付行业进行规范。
第三方支付行业确实应该治理。无序的竞争使得各家利润不高,甚至亏本经营。没有造血功能,行业的生命力就不强。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是靠收取支付手续费,即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确定一个基本的手续费率,支付给银行;然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这个费率上加上自己的毛利,向客户收费。但由于竞争的残酷,为了抢占更多的客户,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甚至不惜血本,给客户的佣金分成会一降再降,优惠条件层出不穷。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长期以来都是赔本赚吆喝。
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的微妙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的关系很微妙。第三方支付一旦做大,将与银行的网银、网上支付形成竞争,甚至可能获得银行牌照,成为零售银行。因此,它的支持银行永远不会养虎为患。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也为未来银行推出网上电子支付服务起到了主导作用,使得银行推出网上电子支付服务更加容易。所以银行不想走得太远,把他们扼杀在摇篮里,有点杀驴之嫌。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业务冲突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业务冲突并不明显,但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明显。但如前所述,由于第三方支付在过去为银行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银行可能会对立即扼杀第三方支付有所顾忌。因此,为了避免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战争,银行业一度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指出了一条出路。某银行行长曾直言:“如果是C2C形式,第三方支付很受欢迎。因为卖家众多且分散,管理耗费大量时间,银行精力有限;但如果是B2C,一些大商户不一定就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直接介入。”言下之意,第三方支付要向C2C发展。
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共赢发展
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科技和金融、线上线下的跨平台特性,使得其积累的行业经验和用户数据更加多维。他们可以通过最新的科技手段,跟踪、分析、挖掘线上线下的用户行为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银行信贷等业务对接,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比如现在大家都在关注的互联网金融。
虽然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整体规模与银行相比仍然较小,但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已经引起了银行的重视。第三方支付公司离用户更近,能更清晰地获取用户需求并快速满足。因此,银行应在银行卡、信贷、基础金融服务等方面积极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比如一些中小银行,由于网点少,信用卡还款不方便,导致信用卡业务发展缓慢。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网上银行
除了第三方支付企业之间的残酷竞争,第三方支付原本依赖的银行也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很有可能取代第三方支付企业。当初第三方支付企业出现的时候,银行认为第三方支付有利于为自己开拓新业务,而且这些支付企业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威胁到银行在这个行业的主导地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银行在一开始就可以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持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银行似乎对在线支付感兴趣。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都在网上电子支付方面投入很大。此外,经中国央行批准的15家外资银行获准在中国开设网上银行,这无疑将在中国银行业开放后对中国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造成致命冲击。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第三方支付企业往往是由国外投资者、国内投资者或知名电商网站支持的。在目前为了占领地盘而微利甚至亏本经营的时期,投资人的支持甚至可以决定第三方支付能否生存,但目前投资环境的冷淡会让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影响因素包括手机、网络、电商甚至我们的支付手段。变革背后的无限商机使用电子邮件进行在线支付;打电话报信用卡号就可以订机票;用手机在线交水电费和游戏费...今天,中国的人们还没有完全适应从纸币到“塑料货币”(信用卡)的演变。网银、手机钱包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崛起也引起了国际金融机构的关注。昨日,渣打银行(中国)与支付宝联合宣布推出“渣打银行-支付宝快捷支付”服务。今后,渣打中国借记卡用户可以使用支付宝快捷支付在线支付,这是外资银行首次开通在线快捷支付服务。
易观国际8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4546亿元,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89%。yeepay副总裁陈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受更多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的影响,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将在年底轻松超过1万亿。
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核心业务是网络支付市场,2004年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08年和2009年爆发式增长,特别是随着2010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的颁布,第三方支付行业结束了原有的成长期,正式纳入国家监管。未来第三方支付行业将面临行业高度集中和差异化优势并存的局面,并将迎来盈利模式的突破。同时也将敲响国内支付行业的枪声。1.主体资格和业务范围风险第三方支付,从事网络运营和金融服务之间的业务,法律地位尚不明确。虽然大部分第三方支付都试图将自己树立为中介,为用户提供在线收付,但从所有这些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实际操作来看,支付中介服务本质上与结算业务类似。此外,在为买卖双方提供第三方担保的同时,大量在途资金在平台上积累,表现出类似于银行吸收存款的功能。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结算是银行的专属业务。第三方支付平台经营的业务突破了现有的一些加盟限制,如何定位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2.在途资金存管风险和支付过程中的虚拟账户,无论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还是内部交易模式,都存在一种资金吸收行为。当吸收的资金达到相当规模时,就出现了资金安全和支付风险的问题。
(1)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模式中,在途沉淀资金往往放在第三方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中,一般商户的资金会停留两天到几周。这部分在途资金可能存在的风险有:一是在途资金越来越多,会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的信用风险指数。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网络交易双方提供担保,那么谁来为第三方提供担保呢?第二,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大量资金沉淀。如果没有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可能会导致支付风险。
(2)在内部交易模式中,涉及虚拟货币的发行和使用。虚拟货币一直没有纳入央行的监管范围,处于银行体系之外,很难追踪平台内部的资金流向,对实体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目前还不清楚。但是,虚拟货币的发行完全不受控制。当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使用虚拟货币的时候,如果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的对接出现问题,那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没有人愿意为这个风险买单,也承担不起。
3.《反洗钱法》带来的洗钱风险央行在《反洗钱报告》中表示,网上银行在银行业务中的比重迅速增加,大多数交易通过电话和计算机网络进行,银行和客户很少见面,这使得银行非常难以了解客户,也成为洗钱的易发和高风险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