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的事迹很简短
劳模的事迹是短暂的,他们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大部分人应该都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劳模,他们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以下是对劳模事迹的简单了解。
劳模的故事很简短:1 1,郑月兰,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苍南县养路工人,浙江省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自1979以来,我们一直坚守在道路养护第一线,先后在马步、平阳、岭西、南水头、河西、西头步路站、马站路站进行道路养护。“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她作品的真实写照。
从65438到0992,她担任河西公路站站长,成为温州公路系统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站长。2006年8月10日下午,超强台风“桑美”在马站镇登陆,公路设施损失惨重,数十条道路塌方,无数路边树木被吹倒,车站建筑损毁严重。约凌晨二时,
她立即不顾危险组织了一次高难度的抢劫。她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女职工、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百佳妇女、省先进女职工、省劳动模范、省交通行业十大文明标兵、改革开放30年浙江省交通创业创新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2.叶鹏,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交通技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第十届人大代表。1998至今,历任天心仪表集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总裁,先后主持开发智能气体流量计、电子容积校正器、自动化系统等20多个系列产品。
产品技术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多个项目被列为“国家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创新基金”,1项目被列为“国家863计划”,获得多项省市科技进步奖。牵头起草了1国家标准和1浙江制造标准,参与编制了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法规,拥有3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发表论文13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3部。得益于本人及团队的努力和创新,天信仪表始终领先于国内同行,公司业绩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同行首位,为苍南经济发展和中国自动化仪表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林晖,2011全国先进农业工作者,苍南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先后参与和主持农业科技丰收项目30余项,获得技术成果奖18项,其中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项,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温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他认真总结技术经验,撰写了30多篇技术论文和调研报告,其中20多篇发表在《中国农业科学通报》、《中国水稻》、《浙江农业科学》等国家级农业核心期刊上。工作中,他热爱本职工作,始终扎根“三农”一线。先后获国家、省、市、县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20余名,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奖。
温州市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温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苍南杰出人才、苍南拔尖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为苍南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李,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苍南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30多年来,她一直站在临床实践的最前沿,用她的知识和技能治疗了千千成千上万的患者。2006年8月10,超强台风“桑美”登陆马站,数十万人陷入灾难。在停电、停水、通讯、交通中断的困境中,
面对从四面八方涌入医院的受灾群众,在陕西省抢救室狭小、设备简陋的条件下,依靠医生30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她急中生智,下达了“同型同方”的紧急救治方案,利用手电筒、应急灯和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有序开展抢救工作,使当晚32名重伤员和49名手术病人无一出现伤情恶化和病情危重。
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创造了奇迹。荣获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全省抗台救灾先进个人、市“三八红旗手”、市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首届全县十佳妇女等荣誉称号。
5.尹兴静,2013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苍南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曾获浙江省劳动模范、温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温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名师、苍南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通过了科技部门的评审,多项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和优先主题项目、省高新技术产品,为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时,继续加强营销市场开发,推动企业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使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燃气计量仪表供应商、全国劳动关系和谐模范企业、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温州市中小企业30强、苍南县工业示范企业。
劳动模范事迹简介2中国名人劳动模范1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长期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了中国核防卫力量的“铁脊梁”。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他从海外归来,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报效祖国。20世纪50年代末,邓稼先从物理学的讲坛上“消失”了,他的身影闪现在基层核武器研制的第一线:在京外高粱地里参与研究所建设,在罗布泊国家试验场的土路上颠簸,在云雾缭绕的山区指挥研制。
邓稼先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奋斗了28年,从原理上的突破和试验、武器化的成功,到原理上的重大突破和新型核武器的研制、试验,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首次、首次试验的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邓稼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86年,‘邓稼先’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他长达28年的秘密经历被揭露,“两弹创始人”的名声开始传开。
中国名人劳动模范事迹2
“高标准、严要求、快行动、干实事、难抢、送方便”是30多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纺织工人的“梦桃精神”。
1951年,赵,16岁,进入陕北国家棉花一厂。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赵第一个穿上“郝建秀红腰”,成绩非同一般。拦车时,别人巡一圈需要3-5分钟,她只需要2分50秒。她进厂不到两年,就取得了千锭只断55锭的好成绩,皮辊花率1.89%。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车检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赵孟涛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不让一个伙伴掉队!”在她的影响下,“人人都要先进,争当劳模”蔚然成风。从1952到1959这7年间,她创下了每月完成国家计划的先进纪录,还帮助12位同志成为企业先进工作者。1959年,她和她的“赵团”双双参加全国英模大会,成为纺织战线的一面旗帜。
1963年,赵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方法,在陕西省全面推广。同年,全国劳动模范因肺癌去世,年仅28岁。
“赵集团”的旗帜依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辉。1980年,该组被国家经委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组”称号。
劳动模范小传3先进劳动模范小传(劳动模范小传)
65438+20世纪50年代劳动模范的代表——“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38年,王进喜,15岁,加入玉门石油公司,任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周年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周年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长。
他带领1205钻井队艰苦奋斗,钻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以65438+万米的年进尺创造了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精神,为中国石油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上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被称为“油田铁人”,因为他顽强的意志和高昂的斗志赢得了大油田,即使他宁愿活不到20年。
2.50-70年代劳动模范张炳贵。
70年代是个动荡的年代,所以在这个年代成为全国劳模很不容易,也很骄傲。从65438年到0957年,张炳贵已经是北京市的劳动模范了,但65438年到0979年国务院授予他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他一生中最骄傲的事情。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买什么都要排队,张师傅所在的糖果柜台也不例外。有一次,两个女顾客悄悄评价他“服务态度还可以,就是动作太慢”。于是,他下定决心苦练销售技巧和心算,终于学会了“抓得准”、“一下子清”的过硬本领。
3.90年代的劳动模范:为乘客奉献的李素丽。
李素丽,北京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4入党,第一客运分公司60路、21路任列车员,1998任总公司及“李素丽热线”工作。
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近20年的票务工作中,李素丽同志把自己的岗位奉献给了别人,用真情架起了相互理解的桥梁,把微笑送给了四方。被群众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