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吧,主人!目前为止有哪些手机操作系统?各种操作系统的优缺点是什么?详细介绍一下!

事实上,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人们更加关注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目前智能手机采用的操作系统主要有Symbian OS、Smartphone、Palm OS和新兴的Linux。其中Palm OS因为开发者实力的限制,缺乏硬件厂商的大力支持,基本已经提前出局。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增长,Symbian OS、Smartphone和Linux之间对市场机会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Symbian:“独立”只是一个词。

Symbian是由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等手机厂商成立的合资公司,专门从事手机操作系统的研发。世界四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和西门子都是塞班的客户和股东。

相比Symbian阵营众多国际一流手机公司的品牌影响力,Symbian的低调风格并没有让太多手机用户熟悉这个名字。然而,依靠众多世界级手机厂商的支持,Symbian占据了全球高端手机出货量的70%,这是一种垄断,接近事实上的垄断。

虽然Symbian阵营由多家手机厂商组成,但Symbian OS实际上掌握在诺基亚手中。这让其他习惯了事事亲力亲为、在市场上占据主动的手机厂商,不可避免地要“变心”。比如摩托罗拉对Linux情有独钟,早早提出“Linux+Java”的开发思路;后来加入Symbian阵营的三星实行的是区域细分策略:在北美推广微软的Samrtphone,在亚洲钟爱Linux,在欧洲只表现出对Symbian阵营的“支持”。只有占主导地位的诺基亚自始至终执行终端Symbian策略。

Symbian的成功归功于其CEO大卫·莱文(David Levin)对传统手机厂商的大力支持。诺基亚一再强调,面对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Symbian阵营“主要依靠制造商之间的攻守同盟将竞争对手拒之门外”。然而,在诺基亚的主导下,这种“联盟”能否长期维持下去还是个未知数。事实上,除非诺基亚能够在手机领域保持主导地位,否则Symbian OS不可能永远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面对微软和英特尔在手机制造方面的雄心和实力,诺基亚很难做到这一点。

而且Symbian操作系统本身可能并不是目前最完美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最初的出发点是一个手机操作系统,主要完成通话的基本功能。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增加更多类似PC的功能。即使2002年2月发布的Symbian OS 7.0提供了对GSM、WCDMA、cdma20001X等移动通信网络的支持,但与微软的Smartphone2002相比,Symbian虽然具有支持Java的优势,但仍然缺乏与PDA、PC和互联网的互操作性和扩展性。

一些专业咨询公司的数据分析为一家独大的Symbian阵营敲响了警钟。据一些媒体预测,到2009年,Symbian在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份额甚至可能下降到50%以下。诺基亚垄断塞班的未来并不乐观。

智能手机:PC的延续

微软智能手机的前身是2000年推出的Stinger。2002年,微软将Stinger操作系统更名为Smartphone 2002,并于同年6月推出了全球首款采用微软智能手机的彩屏手机Orange SPV。2004年,微软推出WindowsMobile2003Second Edition,进一步扩大了智能手机的阵营。

相对于从简单的手机操作系统发展而来的Symbian系统,智能手机更类似于PC在手机上的延续。业内人士也习惯于把Symbian和Smartphone的竞争看成是“手机电脑化”和“电脑电脑化”之争。相对于Symbian系统本身的功能,还是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质疑。毫无疑问,微软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因为微软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背后是整个微软帝国的实力。它与Windows CE一脉相承,并与PC保持良好的互操作性。也许你会质疑Windows不开源的政策,会让一些小的独立开发者很难开发。但考虑到Windows在PC市场的垄断地位,智能手机平台的用户以后肯定不用担心缺少第三方软件。

智能手机的优秀毋庸置疑,对市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对于微软来说,手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NET战略,微软也不可能放弃。对于Symbian阵营来说,手机操作系统本来就是自己的后花园,谁也不能插手。因此,两个操作系统在厂商、用户等方面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智能手机虽然在性能上有优势,但也有先天缺陷。智能手机平台比Symbian需要更多的硬件和整个系统,这为其进入目前的主流市场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然而,微软在手机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传统手机厂商的大力支持。这也是智能手机在手机市场一直没有建树的根本原因。然而,2004年下半年,微软向手机制造领域的渗透初见成效,整个局面发生了变化。在国内市场,包括多普达、熊猫、联想等国产品牌在内的20多款采用微软手机操作系统的新品已经进入市场。

最近传言微软可能会通过免费提供WindowsMobile授权来推广。如果传言属实,那么智能手机将成为廉价的手机操作系统解决方案,并赢得大量传统手机厂商的支持。再加上英特尔的合作,以及传统IT公司转向手机制造后对微软的习惯性依赖,智能手机大放异彩只是时间问题。但智能手机在手机领域依然难以延续Windows在PC领域的辉煌。

Linux:逐渐显露锋芒

“Linux”似乎从一出生就注定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东西。近期,Linux也将触角伸向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为了扭转在Symbian阵营中的不利地位,抢占智能手机市场,摩托罗拉很早就提倡“Linux+Java”的开发思路。目前,摩托罗拉在Linux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据悉,摩托罗拉花了三年时间研发基于Linux的自主操作系统,研发投入高达654.38+0.5亿美元。

2003年9月,三星推出了首款基于Linux系统平台的CDMA智能手机SCH-i519。据说它利用PC级的处理能力,挖掘CDMA1X网络的无线应用功能,包括手写输入、上网、收发邮件、连拍拍照等功能。NEC一再强调,其高端3G手机产品几乎100%将采用Linux。NEC还透露,其正在开发的手机Linux内核使用MontaVista Linux消费电子版,并将在此基础上增加X Window System、GTK+和glibc等GUI系统,并计划将数据处理、多媒体技术和调用技术的中间件应用于Linux,构建丰富的Linux手机软件平台。

那么,是什么让许多公司对Linux刮目相看呢?想想Linux在PC市场的传奇,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Linux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根本上开源,让手机厂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适合自己手机的Linux操作系统。这样既能让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又能避免受制于人,还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

Linux源代码的开放性也使其成本低于其他专有操作系统。NEC曾表示,采用Linux操作系统的原因之一是为了降低智能手机的生产成本。由于Linux系统的开放性,在这个平台上开发JAVA技术会更容易。对于在Symbian阵营受挫的国际手机巨头摩托罗拉来说,Linux将帮助其掌握手机平台的控制权,在未来的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地位。此外,Linux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应用软件,将很容易转移到手机平台。

中国制造商期待突破。

让我们把目光从国际巨头身上转回中国。就在国内手机厂商一片萧条的时候,本土的Linux手机大军却突飞猛进,与微软Windows Mobile和Symbine操作系统竞争非常激烈。中科红旗公司参与了三星Linux手机SCH-i519的开发和营销。除了被PalmSource收购的南京樊氏,北京凯斯彭浩和上海易人也有Linux手机操作系统。而且都是借着Linux的东风,行情一路看涨。据易人相关人士透露,他们已经收到了几家手机厂商的橄榄枝。凯斯彭浩的合作伙伴名单中已经有许多业内知名的公司,如熊猫、联想、CECT紫光和NEC。

以Palmsource为代表的国际手机操作系统厂商的本土化,也让中国本土手机操作系统的R&D实力更上一层楼。掌源总裁表示,与软化科技的强强合作,可以进一步推动鼓楼区乃至南京市软件R&D水平的提升,成为助力南京鼓楼区实现“五年内软件营业额突破654.38+000亿元”目标的一股力量。

在国产手机遭遇寒流的2005年,向产业链高端挺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移,成为了大多数急于有所作为的国产手机厂商的选择。TCL选择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明基选择收购西门子以增强其R&D实力。还有更多手机公司?我们选择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欧美厂商一起* * *共进退。国内手机厂商和手机操作系统厂商的结合也不过如此。PalmSource与海尔的合作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

乱世谁能统一?

IT行业的历史一再告诉我们,硬件厂商的支持往往是软件发展的关键。以Linux在服务器市场的发展为例。自Linux诞生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Linux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直到得到IBM、惠普等厂商的大力支持,才成长为主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到目前为止,Linux在全球服务器市场的份额约为26%,Windows为44%。但是,Linux的增长率仍然保持在24%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手机不同于PC。只要有足够多的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本身并不会影响用户的选择。其实大部分手机用户只知道手机的品牌,并不关心它用的是什么样的操作系统。。也正是基于这一规律,摩托罗拉创造性地提出了“操作系统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的结论。所以,笔者认为,谁能抓住手机厂商的心,谁就是最终的赢家。

从三者近期的发展来看,笔者认为谁能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肩负起普及智能手机的重任,谁就占了先机。目前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彩屏、拍照等简单的“增强型”手机,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智能手机。Symbian过于关注高端市场,显然对主流市场的诉求关心不够;智能手机因为对硬件要求高,确实很难快速切入销量巨大的低端市场;相对而言,如果已经得到三星、摩托罗拉等部分手机厂商支持的Linux能够很好地把握市场需求,短期内将其市场份额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也不是不可能。

就目前的主流舆论而言,普遍认为微软的智能手机和新兴的Linux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的可能性更大。RidgeRun全球营销副总裁Sig大胆预测,未来只有微软产品和Linux会赢得竞争。但考虑到无线领域远比PC领域更加细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的未来走势依然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