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艇第一艘游艇。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大陆真正的游艇产业已经走过了这30年。从1979到1982,三个项目启动了中国大陆的游艇产业。

1979,东莞玻璃钢船厂接香港贸易公司“来料加工”项目,制造8艘30尺帆船出口英国。65438-0980招商局香港与澳大利亚一家游艇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当时“中外合资”公司在蛇口生产传统游艇,也用于出口。这艘游艇速度很慢,但行驶时间很长,呈方形,非常结实。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现代游艇诞生于1982。当时,费平和其他20名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大学生,怀揣着造船梦来到江西湖口9318厂(现江西九江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当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现分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香港分公司华联船务贸易公司接下了4艘52英尺豪华游艇的订单,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决定由708所设计,由9318厂建造。费平的大学生有幸参加了中国设计制造的第一艘现代游艇。

708所为此成立了专门的设计团队,并派出调查组赴欧洲等游艇先进国家考察。回来后,他们集思广益,完成了这艘52英尺游艇的最终技术设计。这艘游艇设计新颖,即使是现在也不会太过时。游艇上有一个可升降的尾部陷阱,人们可以在里面捕鱼。这种设计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新的。这艘游艇没有名字,设计代号为“4209”。

技术设计完成后,将交由9318工厂进行结构设计、模具建造和最终的游艇制造。这也进入了最艰难的时刻。在9318厂,总工程师王任技术负责人,余少森负责船体,杨学如负责轮机,沈乃正负责电汽,徐更生负责工艺。

虽然这艘船的建造在当时是国内一流的高手,但是建造过程却很艰难。施工用的材料98%在国内没有或不符合要求,甚至打磨用的砂纸、玻璃纤维都要通过香港华联船务贸易公司从欧洲进口采购。由于交通不发达,卖家香港华联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去江西九江一次,问完问题再返回香港。

"用来打磨游艇表面的砂纸是最好的."时任车间副主任、副书记的费平回忆,“砂纸数量越大,越精细。150号砂纸已经很好了。后来用了1000号的砂纸,像光滑的纸。”

9318厂当时是军工厂,管理非常严格。游艇制造全过程封闭,即使我厂其他车间的员工也很难看到。工作人员非常努力,甚至9天9夜没睡觉。由于是第一次制造玻璃钢模具,表面光洁度有些欠缺,于是费平和两个工人手工打磨油漆,手都出血了还继续工作。

不锈钢门窗从型材开始,栏杆马蹄座打磨,游泳台电梯自己加工。当时没有查到玻璃钢的比例,只好自己做了测试。所有要安装在游艇上的零件都是一个一个称重的。“现在很少有游艇公司这么细致。”现任奥普兰游艇公司总经理费平在接受游艇行业采访时感慨道。

游艇动力装置采用两台300马力的卡特彼勒发动机,设计航速18节,实际航速20节。

经过十个多月的精心建造,终于在1982制造出了该型的首艇。这艘游艇制作精良。此后,台湾省游艇的几位资深人士看到这艘游艇后,都评价它在世界上属于中上水平,风格比台湾制造的游艇更先进。但在当时,这些52英尺的游艇几乎是免费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补贴了几百万元——这一单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