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独角兽企业?
中国独角兽企业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互联网与生活的融合。这类独角兽的特点是基于互联网的生活服务企业,几乎可以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财有陆金所和蚂蚁金服,手机支付有微信和支付宝,吃饭外卖有美团点评,旅游服务有饿了么、携程,交通有滴滴、摩拜、OFO,电影有猫眼、格瓦拉...
第二类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因素与制造业的融合,这些企业中有一部分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小米,魅族等。利用中国智能手机制造优势,采用互联网销售模式快速成长,积累了大量粉丝。DJI和蔚来汽车分别在无人机和智能汽车领域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发挥了优势,并与国内相结合取得了成绩。
第三类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核心技术上具有竞争优势的独角兽。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已经有非常强的竞争实力,但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人工智能方面,Face++和商汤科技、寒武纪科技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智能芯片领域都建立了口碑。大数据方面,梦工厂、金山云、云腾天下等依托相关方优势,构建政务、企业、视频等领域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模式。生物技术方面,傅宏翰林和信达生物分别在单克隆抗体药物和高端生物制药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独角兽公司(Unicorn company)在投资界一般指估值超过65.438亿美元、成立时间相对较短的公司名称。
2017 12,胡润研究院发布《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大中华区共有120家独角兽企业,整体估值超过3万亿;北京成为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城市,占上榜企业总数的45%,上海、杭州、深圳紧随其后。蚂蚁金服、滴滴出行、小米公司估值占据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