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新开发分享的例子?
1.共享杨梅园:杨梅认领。
被称为“杨梅大王”的李涛是湖北宜昌枝江市东石镇杨梅基地的负责人。他拥有2000棵杨梅树100亩,是湖北种植面积最大的。
他的策略是:通过共享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最优惠的价格和最优质的产品,这给了他们极大的便利。接下来,他想举办一个采摘节,让喜欢吃杨梅的朋友来园里认领自己的杨梅树。
2.农民共享农场:农村服务共享平台。
“农夫共享农场”是一个为农村服务的共享经济平台。以“平台+资源+模式+投资”的创新四位一体模式,实现闲置农房全产业链运营服务。
自2016起,由“庄家”将农村闲置农房改造而成的共享农场正式投入全国市场,与地方政府、区域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通过“庄家”以模式输出、产业基金投资的形式共享农场平台,让闲置的院子活起来,让城里人实现一个农场田园梦。
3.南天的“共享农场”:田园综合体模式
共享农业,海南跑全国第一。2018年5月,海南省有关部门公布了第一批61共享农场。其中,三亚首家共享农场——南天“共享农场”受到好评。
农场已建成热带田园精品庄园,是集旅游观光、生活度假、休闲体验、养生保健、亲子养老、科普教育、农耕文化、现代物流、网络小镇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田园综合体示范区。项目打造“三亚不仅有海,更有南天生活”的差异化概念。
4.海口力海共享农场:体验模式
位于海口市三门坡镇的鸿明农场公司,在利海共享农场的生意非常火爆。在荔海共享农场,游客不仅可以采摘荔枝,还可以在荔香湖边垂钓,在农家乐美食园体验地道的当地美食,住在木屋和别墅里。为了增加荔枝产业的附加值,荔海共享农场采取了“共享众筹”的推广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艾米共享农场:消费升级模式
爱米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打造智能大米共享平台。其艾米共享农场将生态稻田标准化与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融合,将生态稻田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用科技提升现代农业。
2015艾米俱乐部将在黑龙江建设自己的艾米农场,为会员供应南北两种生态主食。农场占地1000亩,加强物流中心建设,同时服务华南地区会员。艾米将实现从纯生态种植、传统加工、无公害、无添加剂、原香的生态米链整合,为私人裁缝会员提供一对一服务,配置私人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