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生物企业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财务反弹明显:长春长生通过故意隐瞒或减少费用增加收入,使得公司财务业绩显著改善。
2.故意使报告和财务报表不可靠:长春长生通过不正确的会计计算和会计准则使公司报表不可靠。
3.故意操纵财务数据:长春长生故意用会计技巧虚报财务收支,窃取公司利润。
4.故意使财务报表不真实:长春长生还会操纵财务报表使其不真实。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2012起,我国要求国内主板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政策的顺利实施,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
然而,目前医药企业的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缺陷。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疫苗造假”的案例分析,指出了长春生控的缺陷,并基于新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了一些建议。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 8月18,位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命科学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6月。是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前身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主要产品有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裂解流感疫苗、裂解甲型流感病毒疫苗(H1N1)、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是长春高新开发区利税大户。
完善内部控制的主要要求
(一)强化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
由于中小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度往往较低,无法了解到过多的上市公司内部管理信息,主要依靠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对上市公司进行日常管理。
所以要放权,这种“以家庭为中心”的局面要打破。公司应建立解决问题的机制,董事会的讨论范围应明确。对于高管人员的约束,还应在内控制度中补充相关制度流程。
(二)提高信息披露效率
这次狂犬疫苗造假事件,并不是长寿生物第一次出现类似问题。然而,屡有前科的长生生物不仅化险为夷,还赢得了资本市场的一片赞誉。早在百白破疫苗事件爆发前一年,就出现了问题,但没有公布任何信息。可见长春生物公司的信息披露效率并不尽如人意。
(三)完善内部监督制度
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往往不足,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关的监督制度或监督工作执行不力。主要体现在对相应的数据缺乏相应的审核工作,员工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工作的监督,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难以进行有效的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