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VR教育行业的卖点是什么?有没有做的比较好的公司?

2016年,VR技术的热度达到顶峰,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业界说VR遇冷。尽管如此,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VR在国内已经开始低调进入教育、游戏等垂直领域,VR内容产业成为重要的风口。在VR教育的生态链中,也已经初步呈现了相对清晰的模式和商业化可能性。资本也开始在VR教育领域进行布局和投入,不同环节的VR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可思议科技就是这波VR内容产业浪潮中的一员。

虽然是谣言,但是创业已经不像前两年那么“说做就做”了,中国的创业环境也逐渐趋于理性。在种子轮迅速吸引数百万融资固然重要,但对于不可思议的科技来说,如何应对和解决随之而来的压力和挑战更是至关重要。

VR教育内容制作难度不一,语文、国学等传统文化科目是最难碰的骨头!

目前VR教育领域的VR内容公司多涉及地理、天文、物理、生物等学科。相对来说,这些题材的内容制作对意境的要求没那么高,更多的是对某个具体实验的场景或画面的还原。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对这些题材的VR影像要求并不苛刻。只要他们通过VR影像有感官体验,就能理解某个知识。以地理为例,通过VR呈现不同的城市场景可以了解城市景观,不需要过多考虑画面要传达什么意境。

但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要实现VR教学,对VR语文内容的制作要求很高。比如散文中的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要准确再现,对VR场景的质量要求很高,因为会直接影响用户对抽象文字的理解。另外,除了画面质量,VR场景如何传达文字希望表达的意境才是最难的。场景的好坏,场景的设计,场景的氛围,都可以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实际感受和对文本的深度理解。

VR教育内容制作的症结:如何将技术端与实际教学需求无缝对接?

在VR内容的制作中,我们普遍认为内容制作和画面呈现是内容制作中最难的环节。然而,孙洁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认为“VR内容制作能否真正解决教育用户的痛点”是VR教育公司要考虑的最大问题。

“虽然制作VR教育内容的难度不同,内容制作的成本和精力投入确实非常大,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内容制作者来说,最需要考虑的是,如果要让VR长期用于实际教学,并成为常态化,VR技术人员如何把握一线老师的实际教学需求,并将这种需求完美转化为VR内容?这是VR教育内容制作中最大的问题。”

因此,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在VR内容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参与,技术人员和教师要充分配合,对产品进行打磨,才能制作出符合教学设计,画面或意境精彩的VR内容。

内容是核心,但还是有不可控的挑战!

当VR技术应用到垂直领域,无论是VR游戏还是VR教育,内容的生产、扩展和丰富成为重要的基础。有了硬件和内容的支持,VR才能得到广泛的普及。在VR教育的产业链中,不同的VR公司层出不穷,参与不同学科内容的生产和制作,成为推动VR教育普及的外部商业力量。

但是,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核心问题仍然是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内容。这个质量不仅包括内容制作的高水平,还包括内容制作是否基于一线教育的需求。

VR教育公司的商业模式在哪里?

商业化模式和如何盈利往往是我们看待某项技术落地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创业公司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各大咨询机构的预测中,对VR教育的未来市场做出了积极的判断,认为该领域是VR技术最重要的商业应用之一,具有巨大的预期市场规模。以HTC Vive设备为例,除了日常玩游戏、看视频,还可以用于教育、汽车、房地产等行业,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