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入股华融消费金融

昨天,宁波银行披露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宁波银行在回答有关公司收购华融小金股权的进展问题时表示,收购华融小金股权已提交监管部门审批。如有后续进展,公司将积极履行信息披露业务。

自去年65438+2月末宁波银行宣布以1091亿元收购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后,这是宁波银行最新一次回应有关收购华融消费金融股权进展的问题。一旦宁波银行的收购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华融的消费金融将易主。

五年,消费金融牌照仅一步之遥。

去年6月,宁波银行发布《关于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权投资的议案》,公告称,公司拟出资不超过50亿元,持股比例不低于565,438+0%,参股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信托、消费金融公司。

当时很多业内人士猜测,宁波银行是想通过控股权获得消费金融牌照。毕竟宁波银行对消费金融牌照觊觎已久。

回到2065438+2008年6月,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与宁波富达旗下的宁波富邦家具有限公司、宁波城市广场公司签署出资协议,拟共同发起设立应永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上述各方分别出资3亿元、654.38+0.5亿元、5000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60%、30%、654.38+0%。

2020年,宁波富达退出参与投资,设立应永消费金融的计划最终胎死腹中。但此后,宁波银行多次公开表示,仍在积极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随着申请消费金融牌照的难度越来越大,宁波银行进军消费金融已经从设立公司转向收购股份。为了获得控制权,宁波银行甚至愿意支付溢价。

去年2月28日,1,宁波银行公布第七届董事会第五次临时会议决议,审议通过《关于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权投资的议案》,同意公司以1091亿元转让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

此次股权转让通过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开挂牌出售,备案的华融消费金融全部股东权益评估价为654.38+0.039亿元。此次转让的70%股权评估价为7.27亿元,也就是说宁波银行以约50%的溢价拿下了这张牌照。

与同期消费金融牌照的拥有者相比,在宁波银行获得牌照的成本也处于较高水平。今年3月,南京银行仅出资3.8786亿元收购苏宁消费金融41%股权。加上之前南京银行15%的股权,持股比例升至56%,从而拥有苏宁消费金融的控股权。

现在宁波银行进军华融消费金融已经到了最后的关键一步。只要通过监管审核,晚了五年的持牌银行宁波真的是十拿九稳了。

展览已经提上日程了

近日,中国华融披露了华融消费金融2021的运营情况。年报显示,中国华融终止经营活动的收入主要是2021年持有待售子公司华融消费金融的收入。华融2021年消费金融收入1238亿元,同比增长12.3%;税后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58.3%。虽然整体增长,但仍处于整个消费金融轨道的末端。

与收入和利润两位数的增长相比,华融的消费金融资产总额出现下滑。截至2021,65438+2,31,华融消费金融持有待售资产总额为70.35亿元,较2020年的79.55亿元下降约12%。

根据之前消费金融频道统计的13家消费金融公司的结果,虽然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增速整体放缓,但几乎没有出现负增长。

事实上,华融的消费金融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虽然宁波银行的消费金融牌照还没有拿到,但华融消费金融未来的发展已经开始,华融消费金融很可能在这次股权变更后彻底转型。

总的来说,宁波银行希望利用其分支机构和站点的业务经验以及较低的资金成本来拓展华融的消费金融。

市场信息显示,宁波银行正在为华融的消费金融储备提供直销团队,通过16分支机构向母公司网点未覆盖的地区派出直销团队。首批覆盖约70个城市。据说今年上半年可能开始正式展业。

此外,3月25日,宁波银行发布《关于2023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调整的公告》显示,因华融消费金融业务需要,宁波银行增加同业授信额度80亿元,非授信额度50亿元。

华融消费金融的更名也提上日程。据了解,股权交易完成后,宁波银行拟将新公司更名为“宁银消费金融”。

目前,30家已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中,仅有3家变更了控股股东,分别是华融消费金融、尚萌消费金融和苏宁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的股权交易正在进行中,目前还没有更名的消息。蒙古消费金融的前身是银豹消费金融。包商银行破产后,包商银行的股权投资由蒙古国进行。

随着商业银行的接受,尚萌银行成为银豹消费金融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4.16%,银豹消费金融更名为尚萌消费金融。

从华融消费金融在宁波银行马不停蹄的布局来看,此次股权交易应该不会出现反转情节。监管通过后,华融消费金融将成为历史,宁银消费金融将正式登场。

个人零售业务堪比招行。

作为城商行中的优等生,宁波银行在2021的表现也十分亮眼。2021总资产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到201560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23.90%。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总市值突破2500亿,在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10。

目前,宁波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金融市场等65,438+02个利润中心,以及应永基金、应永租赁、宁银金融等三家子公司的利润中心。其中,零售个人贷款业务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宁波银行在2014年报中提出“大零售”战略后,不断推动其个贷业务规模。2020年,个贷业务首次超过公司业务,并在当年成为宁波银行三大新利润中心之一。

2021结果显示,宁波银行个人业务、公司业务、基金业务、其他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6.73%、34.68%、27.96%、0.62%。个人业务仍在为宁波银行的业绩做出贡献。

随着个人贷款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宁波银行更急于拿下消费金融牌照。

被称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2020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仅为654.38+0356.06亿元,与同期宁波银行的654.38+0783.78亿元相差427.72亿元。而招行入股招联消费金融,已经做到了消费金融赛道第一,年盈利30.63亿元。

即使杭州银行的总资产和零售业务不如宁波银行,但杭州银行的消费金融业绩却在增长,去年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65,438+007.8%。

宁波银行拥有丰富的消费贷款业务经验,是业内最早布局白领贷款的银行之一。2006年开始推广白领贷款。目前,白领贷这种个人信贷产品仍然是宁波银行的拳头产品。产品无抵押无担保;最高额度50万元;最长授信期限3年,但是因为没有消费金融牌照,展业受限。

有了华融的消费金融牌照,宁波银行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并且可以与银行的零售业务形成互补,在更宽松的杠杆和监管指标的容忍度下,承接更多下沉的消费金融资产,延伸消费贷款业务的触角。

据宁波银行内部人士透露,作为宁波银行旗下的新品牌,宁银消费金融公司不走独立发展路线,而是与宁波银行“大零售”所有业务线形成产业互补和* * *震动,推动资产端撬动整个零售板块的生态对立,同时助推大零售和轻资本业务盈利,打开发展潜力。

这将更有利于宁银将服务延伸到更多的长尾客户。

相关问答:宁波银行白领通50万元贷款利率和宁波银行白领通贷款利率在央行基准利率上浮动,浮动比例与借款人资质有关。目前央行基准利率为:1,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利率为4.35%;2.贷款期限一至五年(含五年),利率4.75%;3.贷款期限五年以上,利率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