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股如何估值?
公司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工具。在“基本面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的基本逻辑下,比较公司估值方法得出的理论股价与市场价格的差异,指导投资者的具体投资行为。国际上,保险股的估值方法主要分为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
一、相对估值法
1.市盈率(PE)法:合理股价=每股收益(EPS)合理市盈率。PE估值法相对简单,目前应用广泛,但不适合收入波动较大或效益为负的企业。
2.市净率(PB)估值法:合理股价=每股净资产合理市净率。比较适合周期性强、固定资产数量多、账面价值相对稳定的企业。
二、绝对估价法
1.现金流量贴现法:对项目或企业资产生命周期内将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贴现并计算现值的一种估值方法。DCF估值法是评估企业和股票最严谨的方法。原则上,这种模式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公司。
2.股利贴现(DDM)模型:将企业未来的股利以一定的贴现率贴现到现在,从而得到公司的价值。DDM模型适用于股利丰厚、股利政策稳定的公司。
3.内涵价值(EV)法:寿险每股价值=调整后的每股内涵价值+每股合理新业务价值的新业务价值乘数。这个方法比较复杂。
不能简单用PE和PB。
PE和PB是股票估值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在美国也广泛使用。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它们来对中国的保险股进行估值,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中国的保险市场增长很快,每年都有很多新的保单加入,但是收入和支出没有及时匹配。其中,寿险多为长期业务,有的期限长达几十年。根据谨慎性原则,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新政策的费用一次摊销,不能递延。这样,新政策虽然价值高,但卖得越多,当期盈利压力越大;二是寿险准备金的提取根据不同的政策和方法差异很大,利润相应波动较大;第三,寿险公司负债的不确定性和投资收益水平的不稳定性,使得分析师难以预测下一财年的盈利水平。目前,寿险业务的价值构成了我国保险公司价值的主要部分。单纯用PE和PB来评价,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基于以上原因,我国保险公司的寿险业务可以采用欧洲应用最广泛的内涵价值法进行估值,而pe和PB是其他业务的主要评估方法。
内涵价值法简介
内在价值法又称精算估值法,是在一定的精算假设下,对保险公司的内在价值进行阶段性调整,并对当期新业务价值进行评估,得到公司价值=内在价值+新业务价值的合理新业务价值乘数。内涵价值法主要分为调整净资产、评估有效业务价值和预测新业务价值三个步骤。调整评估基准日的净资产一般是指资产市值减去负债。需要调整的项目可能包括扣除公司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递延保单收购成本和“过于保守”的准备金余额,以及核算以市值计价的“未入账”资产,以反映公司资产的真实市值。评估有效业务价值,首先对保单进行分类,然后用资产份额法模拟有效保单,根据险种、投保年龄、缴费方式、领取年龄、责任期等因素建立精算模型,确定模型中使用的参数。最后,将预测的参数代入模型,计算模型的利润流,并按照一定的贴现率将当前值过帐。参数包括定价利率、死亡率、发病率、事故率、退保率、费用率、税率、股息利率、股息增长率、投资回报率和再保险。预测新业务价值,根据公司未来前景规划和保险市场发展情况,采用一系列风险折现率,选取现有上市保险模式作为未来新单利润的预测。新业务有两种:一是基于现有分销能力目前正在运行并产生的业务的新业务;第二,在新业务和新分销渠道基础上产生的新业务(或其他替代分销渠道)。预测新业务的价值,有点类似于根据当前利润预测公司未来利润的方法,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产生的对未来价值的预期。
以上是保险公司寿险业务的估值,但这只是估值过程中的一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内涵价值法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尝试一下这些“基础”是否可靠,这是评估的另一个步骤——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检验各种因素(利率、投资收益率、死亡率、费用率、延续率、责任准备金的评估依据等)的影响。)对寿险业务价值的论述,这将有助于寿险公司在决策时向增加公司价值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检测风险,使公司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有助于寿险公司的稳健经营。比如可以测算不同利率水平下的内在价值,分析公司价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也可以分析不同产品线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等等。因此,公司管理者可以调整公司的一些策略,以增强公司抵御利率波动风险的能力。显然,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模拟未来寿险经营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让决策者(投资者和经营者)提前预测,永远在决策上领先一步。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内在价值法是评估中国保险公司寿险业务价值的理想方法。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注意:一是估值基于各种假设、精算方法和模型,它们是否准确合理对估值影响很大;第二,新业务价值乘数具有很强的杠杆效应,其变化会引起保险公司估值的剧烈变化。新业务价值乘数根据不同公司、不同时间有所不同,这是保险公司估值的难点;第三,在评估保险公司价值时,不能简单地把寿险业务价值和其他业务价值分开,最后简单地加起来。目前国内分析师多采用简单加法,但这种方法将寿险业务与其他业务的* * *和协同分开;第四,保险公司的估值需要考虑公司的非财务价值。保险公司的非财务价值主要包括公司管理、员工素质、销售团队稳定性、客户资源和公司品牌等。这些非财务价值对公司的发展极其重要,是我们估值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总之,保险公司的估值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总结。内涵价值法有很多假设和可变性,这使它不仅是一种估值方法,更像是一门艺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适合估值。作为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估值方法,它仍然是评估保险公司价值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