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可转换为普通股的特殊公司债券。
当可转换债券发行时,很清楚它们以什么价格转换成普通股。这个约定的价格就是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也称转股价格),即转换时投资者为获得普通股所支付的实际价格。
转股价格通常比发行时的股价高20%-30%。转股比例是债权人通过转股可以获得的普通股数量。可转换债券的面值、转换价格和转换比例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转股价格=可转换债券面值/转股比例。
例甲公司发行20×0年期可转债654.38+0.25亿元,面值654.38+0.000元,年利率4.75%,将于2065.438+00年到期。之前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转换,转换比例为6.41。转换价格可以这样计算:
换股价格= 1000/6.41 = 156.01(元)
也就是说,要收购A公司1股,需要放弃金额为65,438+056,438+0元的债券面值。
扩展数据:
由于可转债可以转换成股票,可以弥补利率低的问题。如果在转股期内,股票的市场价格超过其转换价格,债券持有人可以将债券转换为股票,获得更大的收益。
除了可转债的利率之外,影响可转债收益的最关键的是可转债的转股条件,也就是俗称的转股价格,即转换成一股所需的可转债面值。
比如保安转债,每只转债面值为1元,每25只转债可转换成1股。可转债的转股价格为25元,保安股份每股净资产最高不超过4元,因此保安转债的转股条件相当高。
当待转换股票的市场价格达到或超过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时,可转换债券的价格将与股票的价格挂钩。
当股价高于可转债的转股价格时,由于可转债价格与股价的联动,当股票上涨时,购买可转债的收益率与投资股票的收益率相同,但当股价下跌时,由于普通债券的保本性质,可转债的风险比股票小得多。
百度百科-可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