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盛为什么会破产?
其中,对净利润影响最大的是资产减值的计提。金盛智能在公告中称,2018年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4.08亿元,其中,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6.5438+042亿元,三星客户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5.438+062亿元,占金盛智能2018年度净资产的59.24%。业内将金盛智能业绩下滑解读为三星工厂转移后遗症,上市公司因此被深交所问询。5月20日,劲胜智能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列举了各种原因,如第一大客户三星在天津、深圳工厂相继停产手机业务,与三星合作采用滚动订单预测模式,导致大量库存。近日,劲胜智能某供应商相关负责人向国家商报记者表示,事情的真相并不像上市公司在相关公告中宣称的那样。金盛智能业绩下滑的真正原因是生产管理不善,导致供应三星的一批产品报废,造成十几亿元的损失。但7月25日,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在回复记者采访邮件时表示,以公司公告为准。此外,金盛智能还卷入了与供应商的欠款纠纷。上述负责人表示,金盛智能本应在今年5月支付2月和3月的订单,但公司一直没有支付。三星库存是业绩的拖累。劲胜智能成立于2003年4月,于2010年5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其主营业务包括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和智能制造服务业务三大模块。在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业务上,金盛智能早在2007年就与三星达成合作。从2008年到2017年,三星一直是金盛智能的第一大客户。随着三星在国内手机市场业务份额的下滑,2018年下半年,三星停止了天津和深圳的手机业务,并大幅削减惠州工厂的产量。2018第四季度,三星甚至停止了与金盛智能在消费电子金属精密结构件业务上的合作。除了三星,LG、华为、OPPO等手机厂商也是金盛智能的客户,但不同厂商的备货情况和周转率差别很大。OPPO的库存周转次数最高,为12.47次,华为以4.55次位居第二,同样是金属结构件主要客户的LG为2.13次,三星只有0.18次。劲胜智能在回复中解释称,与公司与华为、LG、OPPO等企业签订明确的发货订单合同时不同,劲胜智能与三星并没有明确的订单,主要是根据三星提供的预测(订单预测),没有正式的合同约束三星的库存消化责任,导致三星库存最终不景气。劲胜智能还提到,公司于2018年下半年进行了全面的业务整合,拟于2019 1停止制造精密结构产品,并将聘请外部评估机构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行评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以及存货的账龄和订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基于上述原因,金盛智能在2018年度报告中,对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142万元。事实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一直是近几年金盛智能年报中的“保留节目”。2016年和2017年,金盛智能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38.06万元和5289.438+00万元,但2018年大幅增加至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