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刚开始运营,投资人和经营者如何分配股权?

1,按投入现金分配。如果投资总额是5万+5万+40万= 50万,那么其他股东的40万股占80%,你和你朋友的5万股各占10%。

这里有一个问题你可能不明白。做生意不能算股份,只能算报酬。

。比如你所有的股东都不经营公司,而是雇一个职业经理人替你经营公司,公司会给他发工资而不是给他股份。当然,如果股东大会批准,你也可以给他股份。

2.如果你说的业务离不开你,那就意味着你的技术和业务经验可以作为无形资产。在这种情况下,无形资产占公司总股份的比例不得超过30%,因此股权分配结果如下。

1)你和你的朋友每人最多持有25%的股份,占50%。

2)其余股东* * *占50%。

3)公司总股本= 80万元。其中现金50万元,无形资产30万元。

3)第三种方式是你提前和其他股东有约定,可以提前协商好40万股在公司的比例,然后根据威胁进行分配。

最后所有股东制定出工资标准,你再拿一份工资。

如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和其他股东签订口头或书面协议,建议Q尽快和其他股东协商确定股份分配比例,不要再拖了。

首先,股权分为两类:资本股权和管理股权。第一,分别明确这两部分的股权,不是从人的角度,而是从这两类的角度。

资本权益的确定取决于投资者的类型。一般来说,个人投资取决于投资者的个体特征,而机构投资有一套价值评估体系。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有兴趣可以参考《创业融资实务》这本书,里面写了很多实用的方法。这里只想说一下个人投资者的待遇问题。投资人为什么要投你的团队?最重要的一般是看重人,其次是项目。所以首先要站在人的角度看待投资资金占股份的比例。比如一个投资人控制欲特别重。很可能你不应该谈控股,而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通过扩大盘子来增加团队收入上;如果投资方特别慷慨,也许你可以获得控股权。总之,我们应该更加尊重投资者的意见。如果你真的觉得不合适,似乎是你选择的投资人错了,应该是你,而不是他。

至于经营股权的部分,在总比例确定后,可以考虑团队中每个人的责任和能力进行评估。这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争议。我的建议是建立一些简单的虚拟股权绩效评估系统。也就是说,在创业过程中,股东权益可以随着个人业绩的变化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个制度是中性的,所以经营股份的分配比例也是按照职责和岗位来分,而不是按照人来分。

如果你觉得还应该从创意的角度考虑股份,那就把这方面单独列出来。让最先提出这个想法的人获得一定的股权回报。

所以,对待股权分配,最基本的就是没必要不好意思细说。股权不好,创业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