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最大的“对手”First Solar转向了晶体硅。李该怎么办?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但一夜之间,马云被新富李挤出首富位置的消息充斥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头版。这一切的原因是HTF市值的暴涨:截至2014,165438+10月20日,HTF每股价格站上1.92港元,市值达到800亿港元,成为全球第一光伏企业;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在2015 65438+27 10月收盘时,汉能薄膜报收于3.73元,总市值155293万港元。当这个数据被有心的媒体曝光后,首富李的声音铺天盖地。有奉承者,也有怀疑者,但更多的人还在观望——这是一场闹剧,还是因为世界变化太快?

正是因为有了汉能,才有了李首富的头衔,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汉能。是什么样的公司?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是李进军太阳能产业的主要跳板。汉能进入太阳能行业较晚,2009年金融危机后才进入光伏领域。而且与尚德、英利等主流企业不同,汉能选择了薄膜技术。与晶体硅技术相比,薄膜技术壁垒更高,成本下降曲线更慢,还有电池寿命、转换率衰减等其他问题。所以经过几年的商业竞争,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的Firstsolar公司能把薄膜技术既横向又大规模的玩下去。

有人评论说,李在的太阳能业务从规模和时间上来说都不大。之所以一直在圈内热议,是因为其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以及李对其太阳能业务的高调宣传。

资料显示,2009年汉能进入光伏行业之前,因为晶体硅价格虚高,薄膜电池发展迅速,薄膜技术和晶体硅技术的全球产出比还在28%左右。但是晶体硅的价格逐渐恢复正常,价格从最高的400美元降到目前的20美元左右,晶体硅技术的效率提升很快。2009年以后,薄膜技术的市场份额日益减少。目前全球薄膜技术和晶体硅技术的产出比已经达到0.5到9.5左右。近年来,大量薄膜科技公司破产,汉能得以抄底那些已经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薄膜科技公司,包括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e、环球太阳能、Alta Devices等。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抄底”动作,汉能成为了全球薄膜光伏发电行业的领头羊。收购了那么多先进薄膜公司的汉能,无论从企业规模、产品产能还是技术领先性,都远远抛弃了原来的同行。两年前汉能市值和哈高科差不多,但两年多后,汉能市值从780亿涨到0.2元的6543.8+060亿,而哈高科从65.438+08元跌到6元,跌到剩下的30%,一涨一跌。整体来看,两者已经不在一个量级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