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政府工作报告2010 2009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到会的同志发表意见。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加快发展、大有作为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以“两区”建设为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圆满完成了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06亿元,同比增长13.8%;全口径财政收入39.4亿元,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1.93亿元,增长21.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增长6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9亿元,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33元,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4371元,增长16.6438+0%。上述指标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增速,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目标。肇东继续位居全省百强县之首,在全国百强县中上升至第89位。安达继续位居全省十强县和全国中小城市“四强”。北林、望奎、明水三年财政收入翻了一倍多。庆安一般预算收入以43.6%的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其他县市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和续建项目202个,亿元以上项目76个,投资6543.8+022.5亿元,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52.8%。新引进项目30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1个,到位资金86.5亿元,增长31.3%。市级保利光伏材料、肇东光电产业园、安达贝因美二期、望奎三井新中药、庆安响水河矿开发二期、明水绿谷氨酸钠、海伦干浆、北林生物质发电、青冈绿泉源饲料、穗菱复合地板、兰溪生物固化燃料等项目均为单体规模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项目。同年引进安达MTBE和海伦九鼎酵母项目并投产。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善。投资165438+3亿元建设农村公路3357公里,是年初计划的2.5倍。总里程和投资额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支持伊绥、绥北两条过境高速公路建设,落实搬迁征地资金6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增加。仅道路、给排水、绿化、照明、广场、公园建设投资65438+亿元,启动城市“三供两治”项目28个,总投资25亿元。市级和肇东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产,其他县区安达、明水、庆安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在建过半。房地产业有序推进。以棚改为重点,全市房地产开发面积41.3万平方米,总投资50多亿元。建筑和房地产为全市财政贡献了4亿多元,占地方税收总额的近三分之一,同时带动了几十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公共事业投资大幅增加。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保投资同比增长30%。
——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增加值达到21.3亿元,同比增长11.7%。大力实施粮食产能工程,建设39个重点农业基础工程和高产攻关田间工程,组建17个农机合作社,总投资33亿元。“赵兰青”65438+10万亩玉米高产研究田项目得到胡锦涛总书记肯定,“青北穗”200万亩水田现代示范区项目在省、国家现场会上推广。在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达223.9亿斤,创历史新高,农村人均贡献粮食2.8吨,在《人民日报》头版以绥化市“建设绿色粮仓”为题进行了报道。全国产粮大县增至6个,肇东荣获全国产粮大县标兵荣誉,海伦、北林、望奎、青冈、庆安获全国产粮大县称号。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以生猪、奶牛两大工程为带动,肉、奶、蛋产量大幅提高,畜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以经济手段推动生态林业发展,完成人工造林41.8万亩,居全省第一。森林防火实现全年无火灾,省外支援防火受到省政府表扬。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乡村建设总投资42.76亿元,增长1.7倍。投入30亿元改造,5万农民告别泥棚。庆安、肇东、明水、北林、绥棱等地不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而且通过土地整理、异地迁建等方式,集约利用土地。13中小型水库开工建设,肇东段甘松堤防全面完工。全市又有654.38+0.7万农民吃上了安全水。绥棱县加大改造投入,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农村道路硬化、休闲公园化、砖瓦化、社区服务化进程加快,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加强农民工就业扶持,全市累计转移劳动力1.0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0亿元。
——工业经济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技术增长、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环境保护的结合,工业经济不降反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2654.38+03亿元、62.8亿元、2654.38+0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4.38+08.9%、24.2%、20.6%、34.8%,均超过全省平均增速。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推介。帮助协调贷款6543.8+0.5亿元,争取新型工业化项目、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资金3663万元,协调国家储备粮和陈化粮6543.8+0.1万吨。全市食品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近70%的工业增加值和80%以上的利税来自重点企业。肇东中粮、伊利乳业、安达贝因美、青冈股份、望奎双汇北大荒、庆安新利达、明水三精制药平均增速均在30%以上。新增肇东庄园二期、望奎成大肉鸡、北林段氏面业、海伦九鼎酵母等企业。大幅增加。加强园区载体建设。全市17个产业集聚区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4亿元,新落户重点项目39个。项目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安达项目区建设成效显著,辐射示范效应迅速扩大。新引进大项目18个,共引进大项目70个。青冈工贸集中区起点高,气魄大,发展前景喜人;望奎西郊工业园、北林东孚开发区、海伦工业开发区、庆安农产品加工区、绥棱九江工业园、明水绿和三井工业园、兰溪亚麻工业园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培育了3个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3个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建产学研联合体5个,全省唯一的牛奶检测中心落户安达。肇东中粮、青冈龙凤、兰溪朝阳三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市已开发新产品50多种,并获省级优秀新产品奖2项。加强环境保护,全面完成年初节能减排目标。
——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迈出新步伐。稳定外需,扩大内需,努力放大新的增长点。进出口贸易企稳回升。进出口贸易额达7345万美元,虽同比下降6.5%,但小于全省23个百分点的降幅。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47%,对俄贸易超额完成任务。实际利用外资3774万美元,增长4%。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汽车下乡工程进展顺利。改造提升10个县级配送中心,新建改建600个农家店,基本实现村村通全覆盖;销售汽车、家电下乡产品近165438+5000台,实现补贴6700多万元,有效扩大了农村消费。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全市有215交易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海伦大豆批发市场形成了买龙江卖全国的集散效应;绥化申鲁达国际家居建材城、电子商贸城、望奎农资批发市场开业;青冈工贸物流园、北林生资连锁配送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全市成立了30多家专业物流公司,省内成立了区域性粮食集团。物流经济对全市财政的贡献率提高了10%,仅第三方物流就为安达市财政贡献了1.2亿元。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全市金融机构共投放贷款250亿元,同比多增82亿元,增幅49%,其中信用社投放贷款83亿元。哈尔滨银行在绥化设立一级分行,大庆商业银行落户肇东。兰溪朝阳公司在美国柜台公告栏挂牌上市,填补了我市上市公司的空白。全市已成功申报小额贷款公司10家,肇东、兰溪、青冈小额贷款公司已开始运营。中国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肇东村镇银行已列入省级规划。全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654.38+0.49亿元,同比增长265.438+0.14%。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市金融业为财政贡献税收6543.8+0.5亿元。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民俗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旅游收入达到5.6亿元,增长17%。社区服务业越来越好,为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4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7%。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壮大,实现增加值296.9亿元,增长21.2%;税收191亿元,增长20.1%,占财政总收入的48.5%。
——市一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快。经济总量和质量继续提高。财政总收入达到6543.8+0.35亿元,增长6543.8+0.3%,自有可用财力达到6543.8+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北大荒米瓦、索康乳业、新安工业硅、鲍莉多晶硅、申鲁达市场等8个项目投产,为优化产业结构和本级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引进项目16个,总投资超过62亿元,是引进项目最多的一年。深圳中晶太阳能电池板、中粮30万吨大米加工、郑州白象方便面、浙运集团水泥、吉林中斗、大连四通造纸、北京首龙再生资源加工、美国细胞酵素、南京润恒物流等项目,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发展前景,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硅基材料产业被列入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必将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投资654.38+0.8亿元的220千伏变电站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铁路专用线建设的前期工作。城市开发建设继续推进。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主次干道和车道33条,建成道路200多条,新增排水管道9712延米,路灯4000多盏。投资5000万元,开展10万次绿化行动,新增绿化面积30多万平方米,被评为全省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市。蒙中热力公司已实现满负荷供热,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5438+2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543.8+0.6亿元的污水处理工程。制定激励政策,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城镇商品房销售,房地产施工面积达到1160000平方米。二、三级房地产市场活跃,交易额8亿元。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刺激了住房消费,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房价的上涨。同时为财政年度累计5亿多元,仅房地产净收入就贡献了2.69亿元,净增6543.8+0亿元。各项惠民工程如期完成。拆除棚户区40万平方米,开工75万平方米,均超计划1倍,6000多户居民陆续搬进新楼。建设廉租住房879套4.4万平方米,向5712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补贴1840万元。棚户区改造政策累计让老百姓投入6亿多元。社区建设成效显著。建设了两个1000平方米、三个400平方米、五个30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机关事业单位第二步补贴全部发完了,人均实际增加了350元。科技馆正式开馆。五星级酒店和中国绿色产品特供中心开工建设。地下商业街如期开业,新增就业岗位1300余个。新区实验学校建设启动。城市管理得到加强。交管数字监控系统投入使用,三友文明城市创建取得积极成效,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
——民生和社会事业取得扎实成效。在财政支出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们克服困难,兑现承诺,仅重点民生资金就争取和投入26亿多元。加上地方财政投入和政策性投入,总投入超过40亿元,是投入最大的一年。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就业保障方面,城镇新增就业5.9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498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开展“三支一扶”和就业见习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3.5%。向1969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00万元,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在住房保障方面,已投入40多亿元,新建棚改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投入30亿元,改造5.4万间泥棚462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33万平方米,613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进了廉租房,圆了他们多年的住楼房梦,31321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享受了廉租房补贴。全市改造农村危房2500户,望奎县通过集中重建解决了900多户住房困难农户的住房问题。棚户区和泥棚改造惠及165438+2000城乡居民,是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绥棱、青冈等地将棚改与建设城市文化带、功能区结合起来,更加有效地扩大了棚改的效果。全市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27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计划80%。养老保障方面,投资51.35万元建设了6个县级中心敬老院,全市中心敬老院数量发展到21,居全省第一。海伦、绥棱、青冈五保村建设初具规模。27900名五七职工及其家属纳入养老保险,实现了老有所养。全市为14170万企业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359万元。在弱势群体保障方面,城乡纳入46.6万人,增加4万人,发放救助金6.7亿元,向农村受灾群众发放生活补助5533万元,发放口粮6700多吨。帮助困难群体的价格调节基金规模进一步扩大。大力开展助残活动,残疾人事业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整村扶贫,带动千家万户、万名妇女脱贫的工程成效显著。医疗保障方面,新建、续建、改扩建医疗机构32家,三网四化建设稳步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8%,补偿金额超过2亿元。对8.2万名城市双低人口实施医疗救助,救助资金780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全面启动,参保人数扩大到92.98万人,居全省第三位。甲型流感(H1N1)得到有效防控,全市未发生疫情。农村中医进入全国先进阶段。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年取得实效,教育部直属学校督导保障责任制的实施促进了办学水平的提高,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投入2.6亿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学校建设规模超计划50%。社区建设突飞猛进。投资2.07亿元,建设1000平方米的县级社区服务中心15个,500平方米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6个,150-3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站76个,分别是规划量的2.1倍、3.6倍和1.9倍,建设服务网点35个。全市161小区办公楼全部解决。肇东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庆安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科技、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人口、土地和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2项,完成投资6543.8+0.5亿元,科技特派员工作受到全国表彰。望奎满族风情园、庆安文化艺术中心、明水文化中心等一批特色文化场馆相继建成。新建36个标准化乡镇文化站和300个乡村书店。随着竞技体育的加强,青冈运动员李艳凤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夺得女子铁饼冠军,实现了我市全运会历史上零金牌的突破。有线电视已到达每个村庄,数字电视已提前开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6‰以内。计划生育站建设完成了代表省接受“十一五”中期评估的任务。土地保护得到加强。在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的同时,房地产综合收入再创新高,9.29亿元,耕地保护在全省名列前茅,新增耕地面积994公顷。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公园、广场建设和绿化、亮化、美化工作进一步加强。绥棱县城市公园广场占地面积近654.38+0万平方米,人均654.38+07.5平方米,居全市前列。全市新增省级环境优美镇8个,生态镇10个,生态文明村96个。社会保持和谐稳定。重塑警风,重振警威,公安系统百日整治取得可喜成绩,打击力度加大,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提高,百日整治经验得到上级和全市各界的充分肯定。深入开展化解信访积案活动,狠抓访源。多项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信访稳定工作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表扬。价格监管和价格服务成效显著,价格杠杆作用明显,为全国、全省提供了经验。加强市场管理,食品、药品、农畜产品等市场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强化安全保障,全年无重大生产安全和交通事故,连续十年被省政府评为安全生产责任制优秀单位。
此外,全市妇女儿童、审计监察、民族宗教、侨务、老龄工作、新闻出版、防震减灾、社会科学、统计咨询、史志档案、法制、人防、双拥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回顾2009年以来的工作,我们能够化解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取得可喜成绩,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在全国人大、政协、省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互相帮助,克服了困难。得益于我们准确把握形势,积极应对挑战,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得益于我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解放思想,发扬实干精神,建设阳光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得益于我们一贯坚持民生优先、发展第一、责任第一、精诚团结、勤政廉政,以优良的作风抓推动、抓落实。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2009年以来为绥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级组织、各界朋友和同志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总收入少,与增加刚性支出的要求相比,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二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度参差不齐。三是由于底子薄,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任务还很艰巨。四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部门还存在效率低、环境差、执行差的问题。五是城市管理有待加强。对于这些问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解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