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ZTO快递董事长:快递企业巨头为何诞生在桐庐?
据了解,ZTO快递已经连续三年市场份额排名第一。2014年,申通曾经是行业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快递企业,这个位置在2015年易主。后中通在2014和2015持续发力,在2016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中通2018财报显示,全年完成包裹超过85亿件,同比增长37.1%,连续三年超越通达系的前辈申通、童渊,位居行业第一;中通营业收入达到17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达到4201亿元,同比增长30.1%。在盈利能力上,中通甚至在追赶顺丰。
论中通自身的发展
问:中通现在国际化有什么计划?
赖:国际化一定是未来快递的两个增长点,另一个是农村快递。跨境业务的增速远高于我们当初的专注,中通也在积极布局跨境业务。随着各种能力的加强,国际化比例会逐渐提高,与国际巨头的距离应该会越来越近,这是必然趋势。
问:中通能后来居上,发展这么快。大家都觉得是因为它的成本优势。它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赖:中通在整个行业中确实是比较有效率的。成本低、效率高。然后中通从后面来,到前面去。每个企业风格不同,但背后都有原因。中通的文化很淳朴,所以我们公司很淳朴。
2009年之后,我判断是快递迎来春天的转折点,这个行业以后一定要有尊严。第二是有钱人会来做快递。《邮政法》颁布后,我觉得社会资本肯定会加紧介入。
中通确实做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第一件事是聚集人心,把他们聚在一起。我们启动了股份制改革,很多利益相关者变成了同一利益相关者。本来我们每个省快递一个老板,把这些老板都叫过来,公司股份全部置换过来,到中通集团。这样会把大蛋糕做大,大家来分。股份制改革后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也就是统一思想,政令畅通,因为加盟制很难做到政令畅通,因为每个人都算自己的账。
二是能力建设。这些公司合并后,全国的财力集中,中央财政集中。那时候当然利润不算太多。一年能赚两三亿,所以把这两三亿都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中通买的地是当今业界最多的,所以我们的成本效率非常明显。场地利用率更高,所以前端负担会低,前端更有竞争力。
第三,运营各方面的管理能力有一些差异。第四,我觉得中通的团队内心是强大的,我自己总结一句话,就是内心的强大。因此,我们谈论资本市场是不同的。2014年,我们讲融资的时候,行业估值最高,但是那个时候江湖地位比我们高很多,中通不是最大的,大概排第三第四。当时第一轮融资400亿,2015到账,2016上市,所以我跟他们说中通要去美国上市,估值要100亿。我有所有顶尖的投资银行。2016上市的时候,除了阿里巴巴,我们是中国上市公司最多的。
我简单说吧:你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我一直认为中国快递被低估了,今天我也这么认为。4000亿-5000亿的估值被严重低估。我们今天的低价其实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论价格战
问:我们知道快递的几个巨头都是桐庐的。目前这个行业也处于毛利率比较低的状态。如果以后我们快递公司打价格战,有可能几家公司坐在一起讨论这个事情。
赖:快递的历程是从全面竞争,到领先竞争,再到寡头竞争。其实大部分行业都是这样的。尤其是快递行业的特点非常明显。因为快递规模带来的收益是性价比,所以完全不一样。再来看中国快递的历程。这两年,其实第二类、第三类快递企业的相继退出,证明了行业已经走过了第一阶段,也就是全面竞争的阶段,已经进入了导致寡头的阶段。
所以价格战,我觉得,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的考量。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事实上,在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中,上市公司三通一达的利润大多实现增长或企稳。所以我觉得价格战也是一种市场行为,这种程度是这个行业决定的。我自己的判断是,价格肯定会企稳,最终会回升。我们要看到,竞争激烈的时候,其实是转折点的开始。
论快递业的发展
问:现在整个快递行业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赖:我个人认为,虽然这几年中国快递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其绝对值是前所未有的。快递已经进入了年业务量增长100亿件以上的时代,整体增幅非常大。其高速增长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快递行业的性价比非常高。其实我们用户的幸福指数是很高的。正是因为性价比高,中国快递才能继续保持中高速发展,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
问:你对快递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测是什么?
赖:对于未来,我认为快递公司对社会的贡献和对快递员的回报才刚刚开始。五年来看今天,相信媒体、政府、快递从业者都没有想到快递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但是我感觉从未来五年,到今天,其实快递还是很少的。
问:未来快递企业会呈现怎样的竞争态势?
赖:我感觉中通是怎么来的。我们从单点突破,就是把快递的主营业务效率做到行业最高,有成本优势。未来的竞争一定是生态链的竞争,实际上是资源集聚的竞争。未来快递一定不是单打独斗,一定是群雄逐鹿。集群作战是整合资源和能力的竞争。未来的快递肯定会聚集很多资源,然后会诞生很多业态,成立很多公司。
谈论商业环境
问:你认为商业环境从以前到现在有变化吗?
赖:中国快递有今天。其实我觉得其中一个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了。第二是有非常好的商业法律环境和非常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其实我们去看了快递在中国的发展。它有一个转折点,就是2009年《邮政法》颁布实施。2009年以前,我的结论是,能找到工作的人很少做快递,有钱的人很少做快递,城里人基本不做。《邮政法》颁布后,确定了民营快递的法律地位。此时,社会资本和投资资本开始介入,快递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没有新《邮政法》,快递就没有今天。
首先,它可以保持中高的增长率,因为它具有成本效益,使消费者能够用更少的钱购买更多的东西。
第二,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制造业和农业商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卖更好的价钱。今天一个地方的农产品,农民从地里、树上摘下来拿到集市上卖,成本比快递发到全国各地要高很多,而且距离缩短了。今天的快递量,感觉自己像个庞然大物。和过去相比,公司市值不低,在这个平台就业创业的人很多。我觉得快递行业未来潜力很大。我个人感觉这个行业有可能达到万亿估值,甚至一个公司有可能达到万亿估值。
第三,它其实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比如我们中通,其实我们不仅仅是一个快递公司,而是一个赋能平台。中通只做快递四个环节中的两个,即收寄、转发、派件。我们帮助收发快件的人更有竞争力,让他们以更低的价格享受更好的服务,接触到更多的客户。未来我们希望中通平台的30万快递员能够从就业走向创业,帮助他成为一个小老板。
我自己的想法是,中国快递能有今天,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激发这些创业者的动力。赋权模式的根本点是解决谁拥有粮食的问题。比如收快递,大部分钱都是快递员赚的,平台只赚很少一部分钱。这种模式其实是最内生的。我相信这个行业未来会很好。
谈谈快递桐庐港
问:目前通达系与阿里关系密切。想知道选择阿里的时候有没有桐庐帮抱团的想法?
赖:我们和阿里的关系其实是* * *健康* *荣耀相互合作的关系。简单来说,电商没有快递是做不到这么大的,所以是协同关系。阿里有它的优势,数字优势,信息优势,背后产品的优势,更大的赋能平台,聚集的资源更多。快递公司有场景优势。比如村镇涉及的网点有几百万,我们企业有一两百万人。这200万人与客户直接接触。怎样才能利用好资源,才能降低成本,让整个生态链中的成本更多的回报给客户,让客户增加信任,进而购买更多的东西?其实这就是背后的逻辑。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认为中通应该走得更远,有更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才能走得更远。
问:为什么你觉得桐庐能走出这么多优秀的快递公司?桐庐快递创业者有哪些特点?
赖:桐庐帮——这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我自己的人生,世界一定是公平的。桐庐为什么会产生快递公司?我总结自己,乡愁,亲情,友情。90年代桐庐经济不是很发达,找工作很难。然后这些人有山民的纯朴。因为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桐庐的快递企业诞生了。
为什么城市不快递?我最早的一个老师是杭州人,对快递非常了解。我做快递前和他喝茶,问他怎么做的。他说你有多少钱?我说我有多少钱,他说有,都在快递的知识书上,然后指导我。我说,老师,你为什么不做快递?他说我做不到,因为我没有人。我五个姐姐做快递已经四五年了。我们的姐妹不知道我是做什么的。我们基本不交流。我们一年最多碰一两次面,就是过年喝茶吃饭。他说你可以在那个地方做。那里的人们相信力量,帮助他们的邻居,每个人都互相信任。所以我觉得一个地方,信任是成功的基础。当然,信任有两个方面,可以用四个字来引申——能力和人品。是我们桐庐山民的淳朴,互信,不欺,然后慢慢帮邻居扶持这个行业。
其实再往前走,跟我们桐庐文化是有关系的。
我就说说我们村吧,十几户人家,70多口人。我们村没人离过婚,也没人去过派出所。这种乡村风格有多少信任度?所以乡情、亲情、友情的纽带,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也与桐庐的淳朴文化有关。
桐庐有个中通村叫中通家园,都是我们中通人。我为什么要建这个,也是对原生态乡村的一种怀念。小时候觉得一个村子只有一户人家,猪都在乡下杀了过年。全村的每个人都可以吃肉。这种感情其实是中华民族延续了五千年的情感纽带。
论桐庐快递业的建设
问:桐庐在中通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赖:首先我是桐庐人,我觉得是每个回老家的企业。只要达到这个程度,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或态度是必然的。
桐庐,在我自己的感觉里,正在从快递员之乡走向快递业真正的聚集地。我接触过很多世界顶尖的金融人才。每次带他们来桐庐,他们都很喜欢桐庐。我一直向政府领导推荐桐庐缺人才。如果把这些人引到桐庐,让他们在桐庐生活,背后的资源是非常强大的。你说他今天要和桐庐直接生产多少东西,我们无法理解。但如果允许他在桐庐投资,背后的资本融资将是一篇大文章。我自己也在想,因为中通本身就是一群从农村走出来的,通过情感互相信任的人,但是他们的能力和经验还是有天花板的,我身边也要聚集这样一群专家。
所以我相信,一个地方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人才的竞争,谁来找你,就决定了你未来的方向。一个地方未来的发展一定是人的问题,一定要吸引高端人群到桐庐来。所以我们在桐庐做了很多项目,当地的贡献会增加。我个人认为,未来桐庐、中通产生几个纳税过亿的公司是完全有可能的。
问:桐庐要打造“快递业之乡”。对此你怎么看?
谈论外出
问:现在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问:你们多元化布局的计划是什么?
赖:往西,中国快递企业做得很成功,中通乡镇网点在中国的渗透率已经超过90%。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基本上和长三角一样,乡镇全包,全覆盖。比如上海,家家户户都到了。浙江可能会像桐庐一样。我的家乡还没到,但我们的家乡其实能到,主要是规模还不够。
出去就是出海。当然还是远远落后于国际巨头,但是一定要看到自己的进步,我们的增速很高。以前一年几千万,现在一年几百亿。当然,和国际巨头的几千亿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所以还是有市场的,还是有过程的。
在我自己看来,其实每个企业都应该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不是盲目的走出去。因为海外市场其实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国内的市场其实是无限的,所以要先做无限。所以每个企业都要考虑自己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中国企业现在有机会,因为全球化必然是趋势。全球买,全球卖,更远的地方卖货,一定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