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为什么不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上市?

国资委发布《关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调整优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

通知明确指出,中国宝武、SDIC、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国建材等5家企业正式转制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此外,航空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机集团、中铝集团、中国远洋、中粮集团、中国五矿、通用技术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中广核等12家企业继续深化试点。在这些企业中,华润集团和招商局集团都是非常大型的央企,可以转型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也无可厚非。但是除了这两家大型央企,还有一家大型央企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那就是中信集团。

从实力上来说,中信集团其实和华润集团、招商局集团不相上下。截至2021年末,中信集团总资产达到8.2万亿,仅次于招商局集团,在所有央企中排名第二。而且从产业布局来看,中信集团和招商局集团非常相似,他们的产业布局涉及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房地产、工程、产业园区等多个领域。既然两者非常相似,为什么招商局集团可以入选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而中信集团却不在其中,甚至试点名单都没有中信集团?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信集团不是由SASAC管理的。目前,SASAC旗下有97家中央企业,包括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宝武钢铁集团、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这次国有资本改革,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也是由国资委(SASAC)管理。他只能整合管理范围内的企业,当然不能管理不属于他的企业。其实从行政级别来说,中信集团和SASAC不相上下,中信集团的行政级别明显高于97个国资委。目前全国只有三家部长级央企,分别是中国投资集团、中信集团和国铁集团。目前中信集团100%由国务院控股,由国务院直接管理,与其他央企有很大区别。

另一方面,中信集团本身就是投资公司,没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SASAC现在之所以要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实际上是为了优化国有资本,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率和竞争力。设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目的是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实现“管资本先行”的目标,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立后,国有资本将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而是通过股权实现对企业的控制。

改革完成后,这些央企的部分实体将按照市场化运作,通过引入职业经理人和现代管理制度,促进央企发展。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股权和资本投资的控制,实现促进产业集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化解产能过剩和克服短板产业的目标,从而不断优化我国产业,提升整体竞争力。对于这些改革的目的,其实中信集团早就走在了前列。

早在2002年,国家就对中国国际信托进行了改制,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成为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中信集团成为专业投资机构后,不再寻求对所属行业100%控股,而是以控股为前提引入市场资本,进而引导资金投向部分重点行业。经过这次改革,中信集团20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国有资本规模不断扩大。更重要的是,中信集团还通过资本投入为推动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提到中信集团,人们可能只会想到它是一个金融集团,比如他们的银行、证券、信托业务等。,但实际上中信集团旗下有很多实体产业。比如中信机电制造、中信渤海铝业、中信数媒网络、中信医疗健康产业、中信云网、中信重机、中信矿业、中广移动网络、中信国安集团等等。在众多行业中,中信多处于控股或参股的地位,很多并不直接参与经营,实际上是国有资本投资职能。所以,中信集团这次没有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上市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