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成功营销案例分析?
一:
金晶美:重庆卖零食月入20万
甘晋京展示微信上销售的产品。
网络卖家甘金晶本组图片由记者张路桥拍摄。
买家秀
“不打折,不发货,不自提,做一个有原则的互联网卖家。”“9月份,随便破了20万!继续努力!感谢每一顿有肉的饭!”2014国庆后第一天,金晶妹在微信上曝光了支付宝转账账单,是她9月份的营业额。
出生于* * *,是重庆的小清新美女。从2014年5月,她开始成为一名网络卖家,从32个粉丝开始,用微信卖妈妈做的麻辣小吃,用“买家秀”、“品牌个性”等“奇招”吸引了近3000名微信粉丝。
“吃货”美女辞职创业
从32个粉丝开始
13,记者通过微信联系到金晶梅,声音里有一种清脆甜美的声音。昨日上午10,记者在江北区观音桥见到了金敬美的“真身”,身穿皮夹克,脚蹬马丁靴。她看起来相当清新,是“第一美女”。
寒暄了几句后,金晶梅告诉记者,她真名叫甘金晶,出生于* * *,现居渝北区郑家园。她于2009年毕业于重庆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毕业后,她在珠海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了半年,回到重庆后一直从事会计工作,直到今年5月正式辞职。
“她的性格很开朗。她以前是我们班的班长,经常活跃在学生会。”金晶美最好的朋友和同学钱虎说,金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卖零食之前,她喜欢在朋友圈分享美食。“总的来说,她推荐的菜都挺好吃的。”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金晶梅说,她后来通过朋友介绍拿到了自贡某品牌“冷食兔”的代理权,今年3月开始销售。“当时我微博有600个粉丝,微信有32个粉丝。”
卖妈妈自己做的零食。
“卖肉的,退钱不好!”这是金晶美在微博上的首卖。随后,很多买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去购买。“35块钱一包的牛肉,38块钱一包的兔肉,一般人不会为了这几十块钱回来找我退货。”金晶美笑着说。
“不过,很多吃过的买家都觉得我卖的产品味道不错,介绍朋友来买。”金晶梅说,因为对微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她把营销阵地全面转向了微信,研究发布营销信息的时间和频率。“早上9点到10,中午吃饭前,晚上睡觉前效果最好。我一天最多发6条消息,其中营销只占2条,其余都和我的生活有关。”
几个月后,只卖“冷牛肉”和“冷兔子”,让金敬美感觉到了销售的瓶颈。因为金敬梅的姑姑是自贡人,也有做“冷食兔”的手艺,所以她让妈妈和姑姑一起研究,把重庆的麻辣味道和“冷食”的手艺结合起来,研发出麻辣泥鳅、鸭舌、牛肉,并命名为“状元”系列。金晶美卖的是自己的品牌。
据金晶梅的母亲介绍,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亲自下乡购买鲜榨黄菜籽油,食材都是自贡特产,要经过五道工序才能制成。制作期间,制作人还会戴手套、帽子、口罩,保证卫生。“我们会按照订单每天做,当天都卖完了,所以比较新鲜。”
三大营销“奇招”
1.“买家秀”客户帮助推广。
“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喜欢拍照,所以我把这个方法嫁接到了微信营销上。”金晶梅说,她在微信上推出了“美妆买手秀”,即买手把自己和产品的照片发到朋友圈,然后自己截图发布在自己的微信上。“在发每一个‘买家秀’的时候,我都会附带一条评论。只要有一个买家这么做,其他人就会跟风。”
金晶美坦言,她也会对“买手秀”进行编号,现在已经超过100。买家也可以自行选择“买家秀”的数量。“这些照片会在微博和朋友圈里迅速传播,很快就会打响自己的品牌。”
2.“三不”原则树“品牌品格”
金晶美也承认,她的互联网营销也有三个原则,不打折、不发货、不自提。因为产品利润薄,她一直坚持不打折,而且自己是个弱女子,同城无车送,所以选择快递送,“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收到产品。”
“我现在的客户中,重庆占60%,其他地方占40%。”金晶美说,这个“三不”原则,一方面可以节省你自己的时间,让你的营销更有条理,另一方面也是在树立你自己的“品牌性格”。
3.甜美的声音展现温暖,与顾客成为朋友
在服务方面,金晶美也做得很完美。因为我卖很多麻辣零食油,所以每次给买家发货的时候,我都会免费赠送一次性手套、塑料盘子、冰糖等贴心小礼品,也会和客户进行一对一的售后确认。“如果我没有收到,我会立即补发,甚至退款。”
此外,金晶美还会通过微信语音的方式给顾客发送温馨提示,比如吃不完就放冰箱里。“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和很多客户成为了朋友,他们对我的产品非常放心。”
视角
“燃白哥”:线上线下要结合营销
金晶梅坦言,她在开发微信营销的时候,也得到很多行业前辈的指点,她的创业故事被《人民日报》报道过,重庆餐饮网络营销人叶就是其中之一。
“白白鸽”认为,金晶美也是利用互联网成功创业的典型代表。她抓住了客户的心理,用互联网思维对症下药。“互联网传播速度惊人。只要有好的互动策略,就能把握住沟通的命脉。”“烧白哥”还建议,当微信营销达到饱和程度时,要避免过度营销。这时候就要推出新品* * *大家的消费欲望,线上线下结合起来进行营销传播。
二:
黄铁森:工科男微信卖水果,一年赢1.7万微信粉丝。
将活动宣传单伪装成借书证,用“你是我的小苹果”来诠释“我来帮你的苹果爱”。理工科黄漫铁森在一年的时间里,通过独特的营销手段,让他创立的We心果帮拥有了17000粉丝。
工科男被诱惑在微信上卖水果
黄铁森1992年出生于洪湖,2013年也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电子科学与技术,和老朋友吴璇一起创业。他们决定开始在微信上卖水果。
2013青年节,We鑫水果帮上线。黄铁森花了1.300元买水果,组织了十几个好学生在学校推广。他穿着预先定制的微信水果俱乐部t恤,通过扫描微信的二维码获得了一个免费的水果。当天获得327个微信粉丝,17个水果订单,成交额达到300元。第一天的成绩并不可观,但黄铁森和他的朋友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相比传统销售,互联网销售有很多优势:给We信水果发微信,水果就会送货上门,最快甚至一分钟。* * *卧室在仓库附近。黄铁森和吴璇原本是两辆自行车送的,仓库是学校西门附近的一间20平米的房子。成本低,使得“水果帮”的所有水果都比水果店便宜。
经过几个月的坚持,自行车升级为电动车,仓库的纸箱升级为专业的货架和集装箱,后台管理进一步智能化升级。最需要的是赚足人气。
免费送水果吸引了数万人参与。
如何吸引人气?互联网思维是免费的,就是发送。怎么发才能赢得最多的关注?黄铁森想到了“想送就送整栋楼。”
寒假回来不久,黄铁森就在大家上发起了投票活动,选出最受欢迎的宿舍,最高宿舍的所有人都将获得一份免费水果。为了最大程度的宣传活动,黄铁森印制了一万张仿图书卡,上面有黄铁森的照片和身份信息,背面印有活动链接和二维码。分发完“借书证”后,他在Renren.com上发帖,问“谁捡到了我的借书证”,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
多重努力确实取得了爆炸式的效果。没过几天,We欣果帮“想送就送整栋楼”的活动就被全体同学知晓,并获得了数万人的参与。
今年5月20日,黄铁森发起了“你是我的小苹果”告白活动。具体方式是在We心果帮页面留下你心上人的表白和地址,We心果帮会在规定时间内免费送对象一个苹果。这样一个浪漫的活动,立刻吸引了数百名网友参与。
一年来,We Xin水果帮获得了17000的粉丝,对于一个卖校园水果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奇迹。
然而,黄铁森的野心不止于此。今年夏天,在黄铁森和他的几个程序员的共同努力下,Wexin果帮的网站和线上配套管理后台已经全部开发完成,通过线上推广,Wexin果帮的模式得到了认可。黄铁森透露,目前,申请加盟的商家已达103家,覆盖全国40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