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到园丁,文石镇一千多人成了新农民。

从农民到园丁

“原来种地一年七千多块钱。现在春天修剪浇水,夏天除草防虫...工作不重,但常年有工作,工资一年5万。从农民变成园丁,日子越来越有希望了。”文安县镇文新庄村65岁的村民刘(音)正在枫林里照顾他的“宝宝”。

北京绿海天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海天城”)在孙氏镇增加了5000亩土地规模,总投资约2.8亿元,种植了美国红枫、法国梧桐、银杏、日本樱花、流苏、米兰、国槐、栀子树、金樱子、槭等50多万株市场前景良好的苗木品种。

刘来到绿海工作,成了一名园丁。家里的14亩地租给了绿海天成,一亩地年租850元。“这样就解放了人力,儿子做起了五金加工,媳妇开起了美容店。”刘说。

孙氏镇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完善政策措施,推行“两不见”服务模式,为企业办理审批手续提供“营业员”和“保姆式”服务,做到“企业不跑路,我为企业减负”,在全区形成“不求人”。

北京一家名为“广汇金通教育集团”的企业,正在雄安周边寻找合适的地点,规划建设大型林果种植基地项目。得知这一消息后,文安县孙氏镇第一时间与项目方取得联系,先后5次进京深入对接,全面介绍孙氏镇的区位优势、土地资源、营商政策等。最后通过真诚合作的态度,在腊月二十九成功谈下了项目,这个项目就是绿海天成。

绿海天项目占地6000亩,涉及5个村、街道267户。一千多农民离开了土地,进了公司。经过培训,他们学会了园艺技术,成为了新时代的农民。

孙氏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镇,位于文安县南部,处于京津安雄30分钟通勤圈,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近年来,苍狼高速、津市高速、邢祖线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域外京德高速、大广高速、吴荣高速等交通要道紧密相连,交通环境十分便利。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取决于项目,中期取决于政策,长期取决于环境。我们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换位思考’,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努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营商环境。”文安县孙氏镇党委委员潘说。

文安县孙氏镇的五金塑料产业有着深厚的发展基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为了扶小扶强,培育当地腾飞的“金凤凰”,他们积极向内挖潜,聚焦企业需求。先后帮扶华西塑料、辽源管业两家规范企业,组织申报技改项目等扶持资金300万元,多措并举助推当地企业高质量发展。

孙氏镇先后推进了年产50万吨文安灵儿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年产654.38+0万吨塑料制品河北齐拉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的顺利建设。涉及的项目审批、环评、企业入驻等各个环节均由镇政府负责,有效保证了企业能够专心建设、专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