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一般需要多久才能上市?
接下来我向证监会申请上市材料,材料被安排到发审委审核。获批后,我就下去上市了。这一次,快半年了。
股改的意义是什么?
1.流通股东地位提升:股权分置改革提升了流通股东在对价谈判中的地位,公司也意识到流通股东也是公司的股东,而不是融资时只想着流通股东。
股改有什么好处?
2.流通股权优于非流通股权:在股改过程中,确立了流通股权的概念。在流通层面上,流通股股东的权利优于非流通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必须取得流通股股东的同意,并支付流通权对价。
3.流通股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非流通股股东为了获得流通权,要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这也意味着流通股股东所持股份会因上市公司股改而增加,大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捆绑在一起,使中小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物质回报相应提高。
4.公司在物质回报上也有所提升:尤其是st股、绩差股等上市公司,借助股改过程中注入优质资产的对价模式,公司基本面得到了彻底改善,从一家徘徊在亏损边缘的上市公司变成了一家业绩优异的上市公司,这对于ST农化流通股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物质收获。
股改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阶段的
非流通股的形成。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之初,国有股流通普遍被搁置,事实上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
第二阶段
通过国有股变现解决国企改革发展资金需求的尝试开始触及股权分置问题。1998下半年至1999上半年,为解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的资金需求,进行了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但由于实施方案与市场预期存在差距,试点很快被叫停。2001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是这一思路的延续。同样,由于市场效果不理想,于2006年6月22日停牌5438+00。
第三阶段
作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一项制度性变革,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已经正式提上日程。2004年6月365438+10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