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虽然每个创投公司的操作流程都不一样,但总的来说,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在第一时间拿到商业计划书的概要后,在短时间内快速浏览一遍,以决定是否值得在这件事情上花费时间。二、创投人之间的交流,相关创投人定期聚在一起,研究已经通过初审的项目建议书,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面试或者否决。面试如果风险投资人对创业者的项目感兴趣,会邀请创业者进行面试,这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会面。四。责任审核如果初次面试成功,风险投资家会通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对意向企业和管理部门的技术、市场潜力、规模等进行仔细评估,审核程序包括与潜在客户的接触、技术咨询和与管理部门的多轮会谈。五、条款清单如果风险投资家认为申请的项目前景光明,可以开始判断投资形式和估算。通常情况下,创业者会得到一份条款清单,汇总所涉及的内容,这个过程会持续几个月。不及物动词签合同一般来说,前期风险资金大,潜在利润高,后期投资风险小,但利润小。风险资本家试图使他们的投资回报适应他们所承担的风险。风险投资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未来3-5年的投资价值,先计算其现金流或收益预测,再根据对技术、管理部门、技能、经验、商业计划、知识产权、工作进度的评估决定风险,选择合适的折现率计算其风险企业的净现值。经过讨论,进入签署协议阶段。一旦最终协议签订,创业者就可以获得资金。在大多数协议中,还包括退出计划。七、投资生效后,风险投资家将拥有风险企业的股份,并在董事会中占有一席。大多数风险资本家在董事会中扮演顾问的角色。作为顾问,他们主要提出改革运营机制以获取更多利润的建议,定期联系创作者跟踪运营,定期审核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财务分析报告。风险投资家为了降低风险,往往联手投资一个项目,降低了风险。其次,也为创投企业带来更多的咨询资源,为创投企业提供多重评估结果,减少误差。如何和投资人讨价还价很多优秀的初创企业很难和投资人达成一致的一点就是企业的价格。企业家总想把自己的企业卖个好价钱,而投资者往往很“小气”,不断压低价格。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和其他所有业务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企业家要想有合理的定价,首先要苦练内功,因为价格毕竟是企业价值的体现,一塌糊涂永远抵不上一个好价格。此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供参考。一、合理的财务预测创业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创业公司之所以能吸引资金,主要原因是未来的高成长性和高回报。因此,要想赢得一个合适的价格,就要对未来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也就是说企业价值的评估在最后并不难计算,而是要在前期下功夫:对公司未来成长性的合理预测,对公司费用和成本的合理预测。从风险投资家的角度来看,他们一方面关心财务报表中的具体数字,另一方面也非常关心财务预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企业的财务预测很可能与风险投资家的观点和估计不一致,这是很正常的,这也要求企业家尽可能地理解投资人的想法,求同存异,尽力补充和完善自己的估计,有理有据。但要注意的是,企业的财务预测不能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和有意的乐观估计,可能会毁了融资。同时,也绝对不能刻意隐瞒一些关键信息。创业者要相信这一点:风险投资人足够聪明,从他们身上“圈钱”不容易。第二,要协商合适的估价方法和合理的价格。当然,最初的一点是,大家在这里首先要有一个“价格”。初创企业的估值有很多方法。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该是大家都认同的方式,这样双方才有讨论的平台。否则,投资者将没有任何可能与你讨论他们提出的问题。对于高科技企业,一般用excel做现金流量表,按照现金流折现。初创公司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什么样的折现率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30%和50%的折现率对公司现有价值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是数倍。创业公司还没有验证赚钱能力的时候,折现率比较高,一般是40%到50%。另外,这种方法还有一个终值的问题,这方面要有一系列的假设。每个公司不一样,一般都是百分之几的现实值。有了正确的方法和合理的价格,在和投资人讨论的时候就可以理直气壮了。第三,设定一个可调整的价格。创业者和投资人谈价格的时候,应该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措施。因为投资人虽然做了很多尽职调查,但毕竟不是这个行业的专家,市场千变万化,有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投资者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当然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如果创业者能站在投资人的立场上思考,我相信他们能理解投资人的难处。为了降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创业者不必一开始就讨价还价,而是可以设立一个弹性条款。让投资人分阶段投资。第一笔钱进来的时候,价格可以稍微有利于投资人。如果到了某个阶段,达到了创业者设定的目标,需要投资人的资金跟进,那么价格可以略高。这样从整个融资过程来看,可能是价格有利于创业者,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应该说双方可能都是幸福的。第四,当用增值服务代替价格投资者投资一个企业时,一些与资本同时进入的资源是不能完全用金钱来衡量的。在价格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创业者可以充分利用投资人拥有的资源网络,享受更好的增值服务,这在无形中相当于提高了价格,而这种帮助可能比价格高一点或低一点更重要。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他成为了创业公司的股东,当然和这个公司形成了利益体。只要是在他的资源网络之内,他都会尽力帮助创业公司解决。即使不在他的资源网中,他也可能找到一些解决办法。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他会觉得自己不仅仅是资金的提供者,还有很多其他的资源和功能,觉得自己很受重视,他们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