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给员工股份有什么用?
1.自豪感:员工可以通过拥有股权获得身份的自豪感。员工没有股权,就是企业的农民工。员工拥有股权后,就是企业的主人,获得身份认同。
2.分红收入:员工拥有股权后,可以获得股权的分红,这是员工工资奖金之外的另一项收入,让员工不仅关注自身利益,也关注企业利益。员工的价值取向从只关注自己的收入转变为关注企业的利益,员工会把个人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3.股权溢价收益:当员工成为股东时,如果企业的股权价格为每股一元,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股权价格可能会变成10元甚至更多,员工在转让或退出股权时可以获得溢价收益。
如果企业和资本市场挂钩,也就是企业上市,股权的价值会更大,员工会获得更多的溢价收入。如果你是腾讯和阿里的员工,持有公司原始股,你会因为公司上市而获得更大的溢价收入。
在阿里,身价百万或千万的员工随处可见,传统企业很难靠工资积累这么多财富。
4.员工保护:股权设计时,需要考虑。如果员工因工受伤、因工死亡或身故,对其家庭来说是不幸的。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进行人文关怀,从而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同时也让员工找到归属感,也是做股权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内容。
在设计股权时,员工如遇上述情况,将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再获得三到五年的分红,以补充家庭开支。
同时,在设计方案时也考虑了退休问题。员工一生都在企业工作。当他们退休时,企业会以约定的内部相对公允的价格,将退休员工80%或以上的股份转让给在企业中继续创造更大价值的员工。
5.实现更大的梦想:根据马嘶诺的理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员工也有自己的梦想。股权设计时,要以企业为平台,让更多优秀人才发挥作用。与其让员工为别人打工,不如让员工为自己打工,用梦想激发他们更大的创业潜力。
扩展数据:
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借助企业价值追求与员工个人利益协调互动的模式,极大地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全新的激励方式。
它的出现是企业物质激励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
同时,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有助于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实现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应,从而激励管理者克服短期行为,更加关注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与“工资+奖金”为特征的传统薪酬激励制度相比,股权激励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了更牢固、更紧密的战略发展关系,适应了信息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资本化的时代要求。
为解决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所有者责任缺位、委托代理链责任衰减和成本上升、内部人控制、管理者道德风险乃至中国特色的59岁现象等问题提供了现实选择和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上市管理人员的薪酬结构非常单一。大多数公司实行的是以工资和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部分公司经理在公司持有一定股份。这个分公司经理虽然持有股票或者股票期权,但是相对于公司总股本来说,微不足道。
百度百科-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