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由印度人创立的。为什么中国四大菩萨的道场?
这里为什么会成为四大菩萨的道场,有典故。
九华山
在新罗(朝鲜古名)国王的家里,有一个叫金巧觉的和尚。在中国的唐朝,皇帝高宗四岁,金乔爵二十四岁。带着一条白狗,从海上来到江南青阳县九华山,唐贞元十年(794),金帝藏已经在人生旅途上度过了99个春秋。作为地藏菩萨,开了道场,充满了亲情和功德。这一年7月30日,他召集所有弟子告别,痛哭流涕,鸟鸣呻吟,精神异常。金死后,弟子们把他的尸体坐在石函里,三年后打开坛子,见色如命,抖关节如金锁。佛经上说:“菩萨钩锁,百骸鸣!”众所周知,菩萨是要回应世界的。但是他应该是哪一位菩萨呢?因其名为地藏,外貌与佛经中所述相似,行为与古地藏一脉相承,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因为他俗名金,被尊为至宝,所以建塔供奉肉身。这座塔就是今天的体宝堂。
金土地藏于四大佛教名山,以真人真事开辟道场,独树一帜。此后,九华山的肉身菩萨连续出现了一千多年。
这就是九华山被称为地藏菩萨道场的原因。
普陀山
普陀山全称普陀罗家,是梵文的声音。中国人不懂梵文,然后把普陀和珞珈分开是不对的。
这座山在佛经中早有记载。据印度玄奘法师传,真正的普陀山在印度。是观世音菩萨要改造的地方。
中国舟山群岛山之所以叫普陀山,还有一个典故。
日本僧人经常来中国学习佛法。他们久闻观音之名,非常崇拜观音菩萨。华汇来到中土世界是为了学佛和拜观音。他来到了当时著名的佛教胜地五台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自称智慧第一,与观音菩萨同为佛祖弟子。两位菩萨向来关系密切。当时五台山是北方佛教信徒的朝拜中心。山上有很多梵天寺,五台山清凉世界的名号传遍天下,四面八方的香客络绎不绝。
他在五台山弄了一尊很庄严的观音像,准备回日本。
帆船一出长江口,海域辽阔,视线豁然开朗。不久,帆船驶近了一个群岛。这个群岛就是著名的舟山群岛,大小岛屿1300多个。相传秦始皇要长生不老之药时,认定群岛为蓬莱仙山,于是派了3000名少男少女来此。从此,这个群岛就被称为海仙山。华汇看着这些像珍珠一样镶嵌在蓝色大海上的岛屿,他非常高兴,因为,他想,他很快就会从这里航行到日本,他的愿望就会实现。他怎么能不兴奋呢?
然而谁也没想到,海上突然刮起一阵大风,海浪翻滚,掀起滔天巨浪,把船打得东倒西歪,掉头就要翻船。华汇记起方丈的话,赶紧向观音菩萨下拜求助。真的很有效。虽然暴风雨没有停止,但帆船不再颠簸,安全了。海水已经把船放到了普陀岛上的一座小山里,这里风平浪静。华汇抛锚起航,停了船,决定等到强风平息。
第二天,风停了,浪也平静了,华汇起航了。然而,船刚驶出山,海面上突然升起一团灰色的烟,越升越高,像一个帘子,正好挂在船头前,挡住了去路。华汇抬头望去,头顶上是一片蓝天。环顾四周,烟雾的两边是清澈明亮的大海。别无选择,只能掉转船头,绕着烟尘向前驶去。但帆船向左航行,烟向左飘;帆船向右航行,烟飘向右边。船在海上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普陀山的水面。华汇别无选择,只得将船驶进坳口,起锚起航,等待烟雾散去。
第三天早上,红日从海底缓缓爬上来,像一盏大灯笼一样闪闪发光。华汇走出小屋,抬起头来。彩云中间,有一座巍峨的彩牌坊,一条宝缨,仙女往返,金光闪闪,光彩夺目。华汇喜出望外,双手合十,立刻起航。但是当船出了坳口,天空中的奇观突然消失了,乌云遮住了太阳,海风扬起了巨浪,天空瞬间发生了变化。华汇很着急。想想吧。它在这儿被延迟了几天。总是这样。什么时候可以邀请观音回日本?怀着一颗狠心,船继续航行。
此时风更大,浪更大。不远处,帆船突然停在了海面上,好像生了根,再也走不动了。这时,海面上漂浮着铁莲花。转眼间,普陀山的整个海面上布满了铁莲花,将帆船围在中间。华汇吓坏了,所以她冷静下来,仔细考虑了一下。观音大师不是不愿意去日本吗?他回到船舱,跪在观音佛像前祈祷:“如果日本的众生都看不到佛,我一定会按照观音菩萨所指的方向,再建一座庙来供奉我的佛。”
就在这之后,我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声音消失了,天气晴朗,太阳高挂天空。这时,一个渔夫从山上下来,对华汇说:“我亲眼见过这里的一切,你不能走!”我们请法师在我家住几天吧。"
华汇与手持观音佛像的渔民一起登上普陀山。放眼望去,闪闪发光的沙滩上,潮起潮落;绿色的山峰被一望无际的大海包围着;白天看日出,晚上听潮声,和五台山真的不一样。我想,在这里建一座庙,让观音菩萨定居普陀山吧!周围的渔民听说普陀山上要供奉观音菩萨,都很高兴。一些人砍树,一些人搬石头。不久,在阴超洞旁边建起了一座小安堂。
这就是今天普陀山上的“拒上观音寺”,意思是纪念佛像不愿去日本。
从此,普陀山成了观音菩萨的道场,观音菩萨经常在这里出现,最终确立了其在中国观音菩萨道场的地位。
五台山也被称为梁青。
新译本《华严经》说:“在东北有一个地方叫梁青。自往昔,诸菩萨皆止于众。现存的文殊菩萨,连同他的一万菩萨家族,常常在其中发挥作用。”
文殊菩萨的宝贝《大拉尼经》也说:“佛祖对金刚说,我死后,南部府东北发生大地震,其中有五座山,文殊菩萨童子行军而活,是对众生的说法。”
据日本高僧任远大师的《入唐求法记》记载,文殊菩萨经常出现在这座山上。
该书是一部被历代史家所重视的重要史书,与玄奘大师的《大唐Xi于吉》齐名。
《大唐寻法记》云:昔日大华严寺设斋,凡俗男女、乞丐、贫民,皆来受洗。恩人和尚对云起了疑心:“我大老远从山里跑来,是来告白的。”我只想供养山里的和尚,讨饭却不是我的本意。如果你支持这些乞丐,你只需要在这里设一个斋戒,何必来这座山!”僧侣们劝道,一切随餐。乞讨者中,有一个孕妇怀孕了,这里的人都是分饭分饭的,更有甚者还分子宫里的孩子。恩人骂他不同意。他怀孕的女儿反复说:“我未出世的孩子虽未出世,也是若干人了。为什么不吃饭?"?恩人说:“你真傻。虽然我把孩子算在肚子里,但是不出来。当我要食物的时候,我会和谁一起吃?女人说:“肚子里吃不下,就是吃不下。””然后,走出食堂。刚出大殿,我就把作文换成了特别的师利,光芒四射,满满的和谐如玉,骑着金毛老师,万千菩萨飞来飞去。过了一会儿,千人走了一会儿,却不自觉地倒在地上,提高嗓门道谢,却不见了。与会人员痛哭流涕。一度叫唱文殊,大圣,直到声音干了,喉咙干了,再也不回忆了。饭是无味的,每人许了一个愿。从现在起,它被派去建立一个斋戒,无论僧尼、男女、大小、辈分、贫富,所有的人都必须得到平等的支持。山中风·劳因斯设定了平等。自余以来,多瑞频频出现,世人皆知。今天看到斋戒会的时候,饭堂里,一排丈夫,一排女人,或者抱着一个婴儿,婴儿也进了,一排男孩,一排和尚,一排尼姑,都被撑在床上。捐助人吃饭是平等的,有些人要求太多,也不怪他们,也是小意思。
文殊菩萨经常出现在这里,不胜枚举。
峨眉山
在四川省峨眉县西南约七公里处。是普贤菩萨显灵的道场。也被称为峨眉山和昆明山。佛教叫光明山。山脉从岷山延伸出去,山峦叠嶂,气势如虹,蜿蜒180多公里,周长5600公里。整座山有三个主峰,叫大、中、小,一脉相连。主峰万佛峰海拔3099米。* *与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并称为中国四大灵山。从山脚到山顶50多公里,有70多座寺庙,40多个洞穴和100多个石龛。其中,圣手万年寺是普贤菩萨出现的中心道场。其由来是因为蒲翁在晋代看到了普贤菩萨的出现,于是在此山上修建了白水府肯基,历代重修。明朝万历年间,改名为万年寺。寺内铜铁佛像造型优美,铸造精良,是珍贵的佛教文物。此外,胡夫寺、国保寺、印青亭、黑龙江栈道、咸丰寺、金顶寺、广相寺都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