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工程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环境,另一方面也会对项目所在地区或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除了项目投资、进度、质量三大目标外,环境目标已经成为项目建设的另一大目标,而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项目建设中环境目标的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与建筑相关的环境污染在总环境污染中所占的比例为34,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光污染和电磁污染。与此同时,建筑业仍然是能源消耗大户。据统计,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消耗了全球50%的能源,主要用于供暖、热水供应、照明、通风、空调和建筑物之间的运输。

荷兰每年倾倒的建筑垃圾为654.38+0.4万吨,占所有垃圾来源的26%,而澳大利亚每年的建筑垃圾也占全国垃圾总量的20%至30%。表1是一些国家的统计数据:

建筑垃圾主要来自构成建筑的原材料,如表2所示。根据巴西研究人员的研究,建筑垃圾的比例一般高达建筑材料总重量的20%至30%。

建筑垃圾大多属于固体废物,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会对环境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减少建筑垃圾有助于减少业主和承包商的经济支出,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整个地区和国家的环境。除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外,项目建设还会产生以下环境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视觉污染、噪音污染等。

项目建设活动涉及许多单位,包括政府机构、建设单位和承包商。下面主要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各阶段影响环境的因素,并讨论应采取的措施。

1项目决策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项目决策的质量将对环境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这不仅是项目投资损失的问题,还关系到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项目决策阶段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1项目本身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1996 165438+10月8日,地产报道“中国华兴河北实业发展公司已拆除10栋几年未售出的高档别墅,准备在原址上另建公寓。”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带来了很多硬性垃圾处理等直接影响环境的问题。另1995,二滩电站开工跨木机道工程。到1998,整个项目已完成投资8亿元。但随着长江上游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二滩电站过木机道工程停止建设,整个过木机道工程亏损8亿元。

1 .2项目规划选址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项目选址不当,很多项目建在水源地上方,城市的上风向,导致项目当前和未来的搬迁,造成资源的浪费。就重庆而言,全市嘉陵江上游有重庆农药厂、重庆特钢厂,人口密集区有多家化工厂。由于选址不当,这些项目成为影响重庆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1 .3遵守政府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规定。

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审查了200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严格控制电力、钢铁、石化、化工、水泥、造纸等污染严重的项目,对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布局不合理、环保欠账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全年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减少化学需氧量(COD)47.46万吨,减少工业粉尘538.3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约20万吨。化学需氧量基本增加不增加污染,烟尘增产减污,有效控制新增污染。

2.项目设计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但当前设计工作中脱离人们需求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以住房为例。在我国很多地区,项目业主过于追求容积率,忽视了项目的周边环境。很多建筑过于密集,绿化率太小(很多城市采用缴纳异地绿化建设费的方式来代替项目周边的绿化)。南方潮湿地区的居民区大多也有垃圾道,弄得底层又臭又脏。很多住宅项目在细节上考虑不充分,比如厨房没有统一设置排气孔,没有考虑衣架,没有专门预留空调位置,导致用户穿墙打洞挂在阳台上,影响市容,造成视觉污染。在设计阶段应考虑以下因素:

2 .1考虑平面布置对环境的影响。

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现场生态环境;道路和交通;建筑的小气候。

2 .2考虑对居民、用户和邻居的影响。

听取用户和社区的意见;建筑外观符合美学要求;控制噪音;预测并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 .3与相关机构的详细磋商

水文和地质条件;防洪和防止污染;文物保护。

2 .4能源方面

节能设计;采用高效节能材料;利用可再生资源。

2 .5建筑照明和通风

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

2 .6建筑的外部环境

绿化环境;用植物绿化建筑。

3项目招标采购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鉴于工程建设造成的污染问题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许多地方在合同招标中不同程度地规定了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对策,投标人控制环境污染和文明施工的措施成为评标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只是招标文件要求的不够具体和详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招标文件中应有专门章节阐述环境问题及措施。

2)投标文件应包括一份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以引起承包商的注意。

3)招标文件强调项目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4)增加环境措施在评标中的得分。

4.合同委托阶段的环境目标控制

项目业主与选定的承包商签订合同时,应将招标文件中的环保要求和承包商在招标文件中涉及的环保问题写入合同条款。承包商应指定一名代表专门负责环境问题。建议在合同条件中写入以下与环境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环境保护;建筑垃圾处理;水处理;噪音控制;建筑安全和健康;有害物质的控制;空气污染控制;野生动物保护;绿色产品采购;文明施工。

5施工阶段环境目标控制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亚于项目建设的其他阶段。虽然项目规划、决策和设计决定了项目的布局、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但施工阶段是形成项目实体的阶段,涉及单位和人员多,技术复杂,对项目环境影响大。就我国目前的工程建设活动而言,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 .1工程现场文明施工

美国最大的承包商福陆丹尼尔公司在中国厦门柯达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现场清洁,早晚清扫现场通道,积极保护周边自然环境和历史文物,实行“零事故”安全生产,使整个现场秩序井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福禄公司实施的施工现场绿色管理:

有专门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意识教育和培训;记录施工期间的环境条件;制定特殊的采购政策;积极配合政府环保部门。

5 .2工程噪声控制

重庆1998 6月下旬的一个晚上,重庆市环保局公用电话值班室创下纪录:一晚上接到79起噪声污染投诉,其中大部分是施工噪声。据重庆市环保局统计,197有715起噪声投诉,其中施工噪声投诉455起。截至9月份,噪声投诉1998件,其中施工噪声投诉1 320件,占总数的80 .9%。

2002年初,重庆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制定了《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专项办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项目建设和区域开发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为消除或减少环境噪声污染提供了具体有力的法律保障。

5 .3灰尘控制

1999 65438+10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对北京日益恶化的环境做了专题报道。目前,北京已成为全球环境网络成员国中环境最差的十个城市之一,其中北京近年来大规模建设产生的施工扬尘是除汽车尾气之外的第二大重要因素。

2001广州体育馆爆破被誉为中国爆破史上最大的控制爆破工程,也是世界爆破史上最新、最环保的爆破。据广州体育馆爆破工程现场的技术人员介绍,这次爆破有四大难点,其中最大的是粉尘控制,这也是城市爆破的世界性难题。如果粉尘得不到有效控制,爆炸5分钟内200米范围内看不到人。

这次爆破最创新的技术之一是“控尘”,即利用高压水雾和直升机水弹来抑制粉尘。爆破后,粉尘仍在人们的眼皮底下飘了4分多钟,飘到了大北立交上空,将方圆笼罩在两三公里之内,看起来粉尘并没有得到完全控制。粉尘只控制在50%,没有达到预测的80%是因为经验不足:体育馆周围设置的喷淋系统距离体育馆墙壁太近,结果爆破后部分喷淋系统被倒塌的墙壁压碎;另外,直升机后来投下水弹10 s,使得抑尘达不到预期要求。

根据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越秀公园的检测结果,爆破产生的瞬时粉尘超过了国家《边界粉尘标准》(1 PM/ m),但在1 h内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当时风力很大,爆破产生的粉尘很快从解放北街扩散到兰圃,因此没有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爆破现场观战的中国工程院两位院士冯树宇和王旭光表示,尽管有这个遗憾,但这次爆破的粉尘控制还是很出色的,其创新之处具有参考价值。

在项目建设和拆除过程中,人们对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有着深刻的认识,一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制定并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5 .4建筑垃圾的处理

6月1996、165438+10月至2月1997,重庆市运输总公司在划拨国有土地红线外的长江倾倒废土,填河11 757平方米,设置河道障碍物23.5万立方米。之后,在施工过程中,重庆市珊瑚公园管理处将2.4万立方米的泥土倾倒在滨江大堤外的河道中,重庆市市政管理处和重庆半岛物资发展有限公司在菜园坝站以西的长江中填筑了5.28万立方米的障碍物。3月,1998,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正式向上述4家单位下达限期拆除令。至6月3日,各清运单位共清运弃土约8.4万立方米,投入资金350万元。建筑垃圾处置不当不仅会给相关单位造成不良的外部影响,还会给这些单位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对于建筑垃圾,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战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措施进行减量;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如美国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将旧沥青路面面料100%回收利用,质量与新沥青路面面料相同,而成本可降低1/3,同时节省了垃圾清运和处理费用,大大减少了城市的环境污染。

1990年7月,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市中心华庭、荷兰两个项目7栋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均为剪力墙或框剪)施工过程中,将有用的废渣碎片进行整理、剔除、粉碎,按13万平方米的比例与标准砂混合,* * *回收建筑废渣480 t,节约砂料费用1.44万元,垃圾清理费3 360元。扣除粉碎设备购置成本后,净收入为65,438+0.24万元。1992年6月,北京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在9万平方米不同结构类型的多层、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先后回收各类建筑垃圾840余吨,用于砌筑砂浆、抹灰内墙及顶棚、细石混凝土地面、混凝土垫层,使用面积3万余平方米,节约资金3.5万余元。通过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两家施工企业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施工现场的文明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工地只需要1或几台粉碎机,建筑垃圾中的废渣可以就地处理利用,大大减轻了外地运输的负担。

建筑材料的选择

1998 165438+10月9日央视生活报道,北京某项目地下室防水涂料施工过程中,一名来京打工的湖南籍工人因涂料中有毒物质苯、甲苯含量严重,施工时通风不良,导致中毒死亡。

据北京市民用化工产品毒性安全质量监督检验站和北京市化学物质毒性鉴定检测中心介绍,北京每年因有毒建材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约350起,中毒人数1.5万人,死亡350人,慢性中毒人数1万人。中国有4 000多家涂料制造商。近日,成都某装修材料市场样品分析,发现部分涂料甲醛超标270倍。目前我国建筑涂料年市场需求量近654.38+0万吨,国内能达到万吨产品的厂家不超过十家。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中国经济发展快、市场需求大、法制不完善的优势,将本国不允许生产的有毒建筑涂料的生产或销售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一些个人和民营企业只关注眼前利益,对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不了解、不了解。此外,我国建筑涂料有毒安全和质量的法律管理还没有跟上,建筑涂料有毒安全和质量的监督检查基本处于原则上无法可依、具体实施上无法可依的状态。

可喜的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国家质监总局制定的《室内建筑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包括人造板、内墙涂料等十种材料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制定,包括两部分:住宅房间和办公室室内环境质量标准,控制项目包括可吸入颗粒物、甲醛、二氧化碳等。;(建设部制定了《住宅装饰工程施工规范》、《民用建筑与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修订)》,从施工工艺、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对建筑工程进行规范。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