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
到2011年5月,园区各类企业达到2400多家,年末从业人员超过65438+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超过2万人。不仅吸引了戴尔、松下、ABB、联想等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还培育了柯华恒盛、三五互联、三维丝绸、赣兆光电、美亚巴克、易联众等20余家本土上市公司,精心孵化了8家“全国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100强”,其中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家,收入超亿元企业71家。产业链精细延伸,形成光电(平板显示、LED、光伏)、计算机及通信设备、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发展软件、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与生命科学、文化创意等创新型产业集群。
(图集数据来源)光电产业主要集中在平板显示和LED照明产业。
平板显示的产业链主要分为面板-模组-整机,以AUO为龙头,主要生产TFT模组。友达光电在该领域拥有大量关键技术,并在光显示最新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触摸板制造商(包括面板和模块)以洪辰科技为代表,洪辰科技的“多点触摸显示技术”是世界领先的。以大云和埃森哲为代表的背光模组制造商在背光模组和TFT组件封装方面拥有独特的关键技术。配件制造商(结构件、SMT贴片、FPC等。)以谯周、俊博、俊昊、齐盛为代表;以TPV、景芝、厦华、东元为代表的平板显示整机厂商,以戴尔、万利达、联想、松下为代表的中小型显示后端应用厂商为补充。
LED产业链主要分为外延片-芯片-芯片及组件封装-灯系统和灯带-后端应用(包括LED-电视、笔记本、照明等。).LED行业兴起不到三年,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在国内LED外延片生产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上游前端聚集三安光电、赣兆、晶宇(台资)&等外延片;芯片厂商、产量(48000KK)、生产技术国内领先。中游有光普、华联电子(有LED业务)、万德宏、立达等元器件封装厂商。,封装技术在国内也是领先的。2011年,高新区整个光电产业产值861亿元,从业人员达到4万人。
(图集数据来源)
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业
电脑以戴尔为首,主要生产销售整机。借助“特殊标签诊断信息沟通模式”和“零库存”物流模式,戴尔将把厦门打造成全球电脑销售和售后服务总部(创新商业模式:生产+服务)。计算机产业上游前端有华联电子、富士电化、兴联电子、实达电子、天能电子等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微电机、电容器、光电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磁性材料、蓝牙和无线接入设备、电路板贴片和自动连接器等。在下游,松下电子信息、裕景光电、宋健电器、托普电子、明德信息为合作配套厂商,主要从事
移动通信设备行业以联想移动为首,主要生产各类手机或手持信息处理机。联想还将借助厦门新建的民族企业R&D中心,将其核心的“手持信息处理业务”全部迁至厦门,树立起与苹果iphone相抗衡的手持信息处理设备拳头产品。在通信设备行业的上游,有祥子电子、达尔电子、洪欣电子、华天华、星联电子、凌拓通信和元顺微电子等微电子元器件制造商,主要生产柔性印刷电路板、蓝牙和无线接入设备、CDMA和GSM手机、ic和分立器件。2011年,高新区计算机及通信设备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81亿元。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业
主要以电力装置-配电控制元件-成套设备为主,以厦门ABB开关、施耐德、ABB低压开关、厦门华电开关为龙头公司,主要生产成套配电开关设备,其中厦门ABB开关是全球最大的中压和断路器生产研发基地。产业链上60%以上的产品为本地配套,以ABB电控、许继集团为代表的继电保护控制装置制造商;以大益互助电气、韩明电气、联荣电控、威尔胜电气为代表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电子和电机控制元件制造商;以麦考迪电气、ABB华电高压、Kuwag高压为代表的绝缘件制造商;以厦门电力成套设备、协诚实业、华普生为代表的开关柜及结构件制造商;作为补充的是以柯华恒盛、艾普斯为代表的电源(ups)设备制造商。2011年,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业产值达到116亿元。成立于2008年,着力打造低碳现代高品质科技园,力争成为厦门建设低碳试点城市的示范区和高品位二三产业的联动区。科技创新园位于厦门周边海域,占地490公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厦门节能新能源技术R&D试验中心、海峡现代农业研究所等大型科研院所坐落于此。
(图集数据来源)成立于1999年9月,毗邻厦门市区中伦公园,占地面积10.2公顷。北大生物园产出了福建省首个国家一类新药,建成了厦门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花园式生物工程产业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