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的起源—— (2)欧洲版画的起源(3)

8.现代版画的诞生。

19世纪中期,日本浮世绘版画作为瓷器包装出现在欧洲大陆。宇多马罗等日本画家的成套版画,以其清新的平面造型和精细的装饰色彩,使马奈(1832-1883)、莫奈(1840-1926)、范?梵高(1853-1890)和高更(1848-1903)等艺术家对此印象深刻。使他们认识到,要寻求艺术创新,还必须从自身文化圈之外吸收养分,包括东方艺术,在这些杰出的画家中,现代木刻之父高更和表现主义的先驱蒙克(1863 -1944)是两位深刻影响现代版画的先驱。前者于1892-1893年生活在大洋洲的塔希提岛,也许是19世纪最有创造力的木刻,如Nave Nave Fenua、Noa Noa、Anti TePape(图67-70)。后者在1894发起版画创作,他独特的版画创作深深地寄托了作者忧郁的情怀。他的《呐喊》( 1895)和《海边的沉思》( 1896)传达了这样一种感觉:“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时代在哪里?在我身后,未来的世代在哪里?我想到天地,没有限制,没有尽头,我独自一人,我的眼泪掉了下来。他的吻(1897)据说是第一个利用天然木纹之美的例子(图71-75)。

他们都以温暖的个人情感和非正统的方法赋予木刻版画更自由、更独特的个性。虽然他们的木刻在当时遭到了保守派的排斥和嘲讽,但情况随时都在变化,专业木刻师制作的规格细腻、寒冰的木刻逐渐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家自己雕刻的,刀工粗糙,黑白大片,色彩醒目,人性化。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毫无疑问,当时的版画行业受到了强烈的刺激。1893年,法国画家马蒂出版了最早的版画杂志——创作版画。1895年,在伦敦,积极重视创新的版画家们举办了第一届现代版画展览,同年,欧洲大陆也举办了类似的版画展览。至此,版画的创作拉开了现代的帷幕。

在高更和蒙克的影响下,艺术家们在对过去四个世纪的文艺复兴传统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决定了他们必须摆脱用肉眼观察世界的现实主义的羁绊,向着富于表达内心的镜子、变形和象征前进。基什内尔(Kirchner,1808-1938)、罗特鲁夫(Rottluff,1884-1976)和黑克尔(Heckel,6576)是1905年德累斯顿工艺美术学校的学生。1911年,康定斯基(1866 -1944)和马克(1880-1965438),居住在德国的俄罗斯人。在这些年轻创新者的推动下,正如“桥社”所宣称的,“一切革命的、酝酿的因素都被吸引到我们这边来了”。这场运动中的其他著名画家有诺尔德(1867-1956)、(1879-1945)和马·贝克曼(1884)。1886-)、麦穗乐乐(Masereel,1889-1972)、乐可汇智(Kollwitz,1867-1945)等在法国,有莫迪里阿尼(1884-毕加索(1881 -1973)、布拉克尔(1882-1963)、罗。西班牙有米罗(M iro,1893-1983),俄国此时最著名的版画家有法沃斯基、克拉夫琴科和冈查罗夫。表现主义运动是现代艺术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它基本上表达了二十世纪的景象,表现主义的范围和意义是罕见的。

受西欧新艺术思潮的影响,一群年轻的日本艺术家于1918成立了日本第一个现代版画团体——版画协会。他们联合起来确立现代版画的地位,推广现代版画。直到1927,版画才被认定为艺术品,并在教育部举办的画展中展出。

从65438年到0929年,鲁迅先生在他的最后八年里,孜孜不倦地引进西方现代版画,使之在中国古代复兴。他主编出版的西方现代版画不下十卷。分别是:德国版画家梅菲尔德的《四民图》、现代木刻(1)和(2)(英、美、法、德、意、日版画选)、新俄罗斯绘画选、比亚兹美食绘画选、苏联绘画选、柯为了扶持青年艺术家,编辑出版了他们的木刻作品集;组织他们的版画展览;他自己写了序言和题词...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从8月1931到8月17 -22,他在上海举办木刻工作坊,邀请内山卡司做木刻技法讲座,并亲自担任翻译主持。为什么鲁迅先生这么好心要把木刻运回中国?我们可以从1929出版的《现代木刻文选(1)》的介绍中找到他崇高的思想脉络:“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指南针,现在用于鞭炮和风水,传到欧洲,应用于枪炮和航海,使我们老师损失很大。有一个小案例,因为没有伤害,几乎被遗忘。那是木刻。

虽然没有完全证实,但很多人说欧洲木刻是从中国传入的。当时是14世纪初,也就是1320。先驱大概是一张极厚的木刻图片的卡片:这样的卡片在农村还能见到。然而这些博主的道具却进入了欧洲大陆,成为了他们文明的武器——印刷术之父。

“恐怕木刻就是这样传播的:...

.....如果情况允许,我们逐步运输吧。木刻回到中国,我想也不会像另外两位一样,为我们师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