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IBM GDC怎么样?发展空间,待遇如何?

[关于IBM]

近年来,IBM一直在调整其在全球的战略布局。南美、东欧、东亚、南亚、东南亚逐渐成为其规划中的重要区域,如在菲律宾开设新的指挥中心,在印度、中国和南美建设IBM全球交付中心,在中国拓展ITD,取代原来位于欧洲的ITD部门。其中印度的布局最大,印度在IBM的重要性目前似乎已经超过。

IBM在中国由IBM中国控股,目前* * *拥有三家全资子公司:IGSC、ISSC/ICGD等。

IBM中国:国际商用机器(中国)有限公司负责战略控股、R&D、政府公关、销售等。CDL和CSDL目前正在由IBM中国公司编制。

IBM IGSC公司:

IBM全球服务公司,IBM全球服务(中国)有限公司,原IBM全球服务部,2007年6月5438+10月成为全资子公司,专注国内售后和技术支持。

IBM ISSC/ICGD公司:

IBM Solution & amp服务公司/IBM中国全球交付,IBM集成系统解决方案(中国)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全球服务(中国)执行中心,有时称为IBM全球交付中国或IBM全球交付中心(中国)。专注于IBM外包业务和技术维护。

IBM等:

IBM工程技术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工程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目前规模不大。

IBM于1956进入台湾省,1957进入香港。改革开放后于1985(与惠普同年)进入大陆。最早是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酒店,几经变迁搬到了现在的盈科中心。IBM中国业务开展之初,核心团队基本都是从台湾省和香港抽调的。目前IBM中国的高层基本都是非大陆人,大陆人目前在做的是樊宇先生,他从1985年开始就成为大陆的旗帜。

在亚洲,IBM和Hong Kong Lee的PCCW之间的关系不同寻常。大中华集团和IBM香港公司的总部都在PCCW大厦。2006年,IBM亚太区总部也从日本东京迁至上海。

[关于在IBM工作的人]

挂IBM徽章的不一定是IBM员工。Blue Express代表IBM为客户服务,也在IBM各地的办公室悬挂IBM徽章。面试中遇到的IBM人事MM不一定是IBM的,IBM的很多人事都是外包的。自然,不挂IBM徽章的也不是IBM,比如ISTC长城国际。

在IBM工作的人主要分为三种:正式工、包工头、至尊。其中contractor是合同工,可以理解为外包,不按IBM薪资标准,不享受IBM薪资福利。Suplemental是按小时付费的,真正的IBM人是IBM中国、IGSC、ISSC/ICGD等地的常客,可以在BP(Blue Page /IBM的全球通讯录)上查到。

IBM为什么这么复杂?原因很简单:控制成本。IBM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如果每个省市都设立一个IGSC分公司,要花多少钱?如果IT市场不景气,经济危机来了,这些新人怎么办?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设置承包商和上级来解决。当你要裁员的时候,是理所应当的。市场不景气,就让蓝快裁掉多余的人。

[关于乐队]

IBM的员工是按照band分级的,他们的工资直接和band挂钩。波段范围从band0到band10,然后向上到D、C、B、A、AA、TN,a * *为17。基层员工绝大多数集中在band4~band7。在中国,毕业生入职第一年是band90。经过一年的纯蓝训练和观察,5级和6级为一般销售类,6级为技术类。由于他们的高地位,北京的IBM中国实验室(CDL)和软件开发中心(CSDL)是从6级起步的,但GTS、SO和ITD在IGSC和ISSC/ICGD的员工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必须从第四波段开始。但有些职位没有band6,可以直接从band5晋升到band7,比如SSR(系统服务代表)。

Band也是IBM控制成本的一种手段。IBM实行和band一样的工资。二线城市的band工资标准和北京上海是一样的,但是二线城市的低级别band一般比较多。

如果蓝快员工被派往IBM工作,他们将被指定为承包商,从band3开始。

以上仅针对毕业生,社会招聘的固定波段要看真本事。

TN级和AA级只能授予IBM董事会成员或各地区首席执行官。这一层一般称为Assignee-In,如亚太区CEO、大中华区(GCG)CEO、IBM日本区CFO等。

【关于IBM薪资福利待遇】

IBM薪资(MBS/月基本工资)与波段级别挂钩;

大陆

3级3000 ~ 4500元人民币

四级4000 ~ 5500元人民币

5000 ~ 8000元人民币

6000 ~ 10000元人民币

Band7 8000 ~ 16000人民币

Band8 & gt15000人民币(Band8及以上为非一线经理,不在此列)。

在上述基础上,IBM中国和IGSC每月补贴800元人民币,每年发行65,438+04个月的MBS。年底考核增加1 ~ 2个月。

ISSC/ICGD和ETC没有800补贴,一年交13个月MBS,年底考核也是1~2个月。

房补视地区而定。

香港、台湾省和大陆没有可比性。在香港可以直接从band4拿到差不多17000HKD,相当于内地的band8。

IBM中国、IGSC、ISSC/ICGD等都没有春节开门红包,中国大陆港也一样。

IBM的统一工作时间是早上9: 00到下午6: 00,早上6: 00以后的加班(OT/over time)按工资的两倍计算,是节假日、IGSC、ISSC/ICGD等的三倍。ISSC/ICGD部分部门因承接国外项目需要倒班,会有相应的倒班补贴。

Band6及以上加班没有加班费。

周一至周四要求商务正装,周五要求商务休闲装。面对客户,一线比较严格,二线技术内勤好像比较随意。一年10天年假,2天事假,每月一天病假,加上圣诞节,全年休假25天,其他按国家法律办理。

在四五星级酒店出差,补贴以出差的币种计算,中国大陆250人民币/天,香港330港币,台湾1300新台币,美国47美元,日本8650日元。每位IBM员工出差都会发一张AE金卡,金额从1到5W不等。

工作所需出租车费用全报,无论是加班、出差还是见客户。

以上适用于IBM中国、IGSC、ISSC/ICGD等。

IBM ceo 07年薪据报道是180w工资+500w奖金,共计680w,换算成人民币不到5,000 W。其他地区的CEO应该不会超过这个标准。

【关于IBM的培训】

大中华区的员工培训一般集中在北京(盈科中心)、上海(现张江)、广州(中泰广场)、深圳(黎明大厦)、香港(盈科中心)。学校招的新员工毕业后集中在北京进行纯蓝培训,香港的也会飞过来。大中华区以外的大陆出差比较少,一般都是派band7以上的人。海外培训一般是在港同事参加,回来后会在中国大陆培训。

ISSC/ICGD承接海外外包项目,去了IBM欧洲(EMEA/欧洲& amp;中东地区)培训机会。

IBM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培训很多。在希尔顿、长城喜来登、香格里拉、凯宾斯基的门口,穿西装、提IBM包的基本都是IBM人。

【关于IBM推广】

大陆升级频段慢。一般从band4到band5需要2~3年左右,band5以上升级1个波段需要3~6年。band7到band8是个坎,band8一开始是个经理,但不上不下。因为IGSC接纳了很多前资深员工,所以有很多在it工作了十年以上的band7。ISSC/ICGD从2002年开始,当时从IBM中国和香港提拔了很多band7担任一线经理。我想我自己的乐队还没有培养起来。

蓝色快车和长城国际(ISTC)是IBM的合资公司,其中一些管理职位也由IBM band7和and 8担任。

香港的晋升机会比中国大陆少,十年后成为乐队成员的情况并不少见。

【关于IBM,不像IBM】

很多人觉得IBM的工资不高。与惠普和SUN相比,IBM目前在业内的薪酬确实较低,原因有几个:

1) IBM在大陆人心中的地位太高了。如果你问一个在街上扫地的大叔,他也会知道那是一家很棒的电脑公司。大家都觉得IBM很棒,所以工资应该高。然而,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没有一个企业不想节约人力成本,广州的汇丰软件开发中心,上海的惠普GDCC,全球的IBM ISSC/ICGD就是明证。

2)在郭士纳执政期间,IBM刚刚进入中国。当时给员工定的工资和波段确实比现在高。但彭美生2002年上任后,奉行与日企一脉相承的用人理念(他曾担任日本ISSC董事长四年,期间ISSC成为IBM全球服务核心组织),因此节约成本势在必行。这是ISSC/ICGD近几年在全球取得巨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2002年以前IBM在中国的老员工离职不多,但2003-2007年员工离职有所增加的原因之一。

应该说IBM工资普遍偏低是事实,网上也有ISSC/ICGD等不是IBM的说法。其实不管是ISSC/ICGD等,还是未来的IGSC,应该说都是IBM,只是不像大家认为的IBM。

[IGSC和ISSC/ICGD的前世]

2002年以前,中国只有一个IBM中国。彭美生2002年上台后,对IBM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多个国家开设了IBM全球交付中心/ISSC,并于2006年在原全球服务部的基础上成立了IBM全球服务有限公司(IGSC)。完成了IBM控股、IGSC服务、ISSC/IGDC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工程技术的战略布局。

在印度,IGSC印度公司(IBM全球服务印度PVT有限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内,IGSC中国逐渐拓展到一些较大的二线城市,已经或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武汉、杭州、宁波、Xi安、济南、天津、合肥、石家庄、太原、福州、南京、杭州、成都、重庆上市。

ISSC最早成立于日本,最初翻译为IBM集成系统解决方案有限公司,为郭士纳领导的IBM在20世纪90年代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时任ISSC (1993~1997)董事长彭美生也在2002年成为IBM的第八任CEO。中国ISSC成立于2002年,并已更名为IBM全球交付中心。GDC的概念应该是IBM在2004年左右推出的。目前,IBM在全球有24个gdc,其中印度有7个,分别位于班加罗尔、浦那、古尔冈、海德拉巴(2005)、加尔各答(2006)、艾晨(2007)、诺伊达(200;;中国4个,分别是深圳(2002)、大连(2005)、上海(2006)、成都(2007);其他具体地点如俄罗斯、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巴西、阿根廷、菲律宾、越南不详。

【关于IBM的校园招聘】

学生进入IBM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实习。IBM IGSC、ISSC/ICGD等每年都会在一些招聘网站上招聘大三大四的实习生。进IBM实习比参加校园招聘容易。

IBM的传统校园招聘过去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少数几所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仲达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近几年ISSC/ICGD成立后,IBM的校园招聘扩展到成、武、大等二线城市。由于IGSC成立不久,ETC规模略小,招聘趋势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