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经典战役苏州红豆事件
红小豆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的小杂粮,在世界上的种植面积比较小。中国是世界上红小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年产量30-40万吨,其中相当一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小豆消费国,年消费量为654.38+万-654.38+0.2万吨,而年产量仅为6-9万吨。进口的小豆大部分来自中国,进口量对国际市场小豆的价格走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有10种优质小豆,如朱红小豆(又名天津小豆,主要分布在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唐山红(河北玉田、唐山及其附近地区)、宝庆红(黑龙江宝卿及其周边地区)、大红袍(江苏启东),其中朱红小豆以其独特的优良品质在日本享有盛誉。红小豆年产量约6万吨,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
红小豆产量受自然条件、气候变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影响较大,价格波动频繁。20世纪50年代初,日本在世界上首次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东京谷物交易所的红小豆期货合约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改造、补充和完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红小豆期货市场品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红小豆期货交易为生产和流通服务。北京、上海、大连、长春、海南等8家交易所推出了红小豆期货交易,其中以天津交易所和苏州交易所最为活跃。在此轮市场品种调整中,红小豆被保留下来,将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
二、红小豆期货交易综述
第一期:65438+9月0994-65438+10月0996,上线期。
由于东京谷物交易所红小豆期货交易的成功范例,以及天津及其附近地区生产的朱红红小豆在红小豆出口中处于领先地位(1993通过天津港向日本出口超过5万吨红小豆),天津证券交易所于9月率先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进行交易。交易标的物为天津红小豆,可替代东京谷物交易所交割,宝庆红、唐山红优质红小豆可溢价交割。6月1994,165438+10月规定普通红小豆也可以溢价交割。
天津红上市后不久,价格步步走低,从503合约的5600元/吨跌至3680元/吨。507合约上市后,因为现货市场持续低迷,期货价格一路下跌。当其价格跌至3800元/吨左右时,多头一方面在现货市场大量买入现金,另一方面在低位吸纳足够的筹码,逐步推高期价。在市场游资的参与下,5月中旬以来,507合约的成交量和持仓量开始放大。6月初,多头开始发力,拉了两个涨停板,涨到51,51元/吨。为了抑制过度投机,交易所在6日、7日、8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提高交易保证金。9日,市场多头将期价推高至5000元和4980元。到9点30分,市场内的终端全部关闭。次日,交易所宣布9日交易无效,507合约休市两天。随后,交易所采取措施要求会员平仓。这就是“天津红507事件”。
65438+6月0995-65438+10月0996苏州红期货后来居上。
苏州商品交易所于1995年6月1日正式推出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交易标的物为二类红小豆。由于红小豆现货市场不景气,苏红1995系列合约一上市就面临巨大的实盘压力,仓库库存持续增加,导致期货价格再创新低,9511触及1640元/吨的低价。期货价格低迷,1995红豆减产等利多消息促使大量资金进场。随着1996各合约的上市,主力多头利用交易所交割条款的缺陷和持仓的限制,在看涨消息的支撑下,故意在1996系列合约上强行建仓。9602合约期货价格在6月5438+10月中旬3380元/吨起步,10月9日上涨至4155元/吨高位,之后回落整理,在6月5438+2月进入暴涨阶段。65438+2月15,苏交所通知严禁交割老豆和新豆,19年6月公布的库存只有5450元/吨。多头趁机疯狂炒作,近一个月价格从3690元/吨涨到5325元/吨。做空者损失惨重,同时爆仓了很多对冲者。
1996 1.8,中国证监会认为苏州红小豆合约和交易规则不完善,要求所有持仓减仓,9608后不得再开远期合约。1.9、10日,苏州红不开盘即停交易,使仓位高的多头面临爆仓和巨亏的风险。之后苏联证券交易所推出一系列强制平仓措施,期货价格大幅下跌。3月8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停止苏交所红小豆期货合约交易。
第二期:1996 2月-1997 10月,交易所修改交割条款,9609事件爆发,交易所加强风险监控。
苏州红小豆事件后,原本存放在苏交所交割仓库的红小豆涌入天津市场。为了防范风险,天联所规定最大交割量为6万吨。多头随后集中资金优势,统一调配,通过对敲、移仓、超仓等手段操纵市场,使得1996的合约呈现出连续多次空仓的趋势,最终导致了9609事件,再次为交易所的风险监管敲响了警钟。当年年底,受日本红小豆进口配额朦胧利好刺激,期货价格进一步上涨,9705合约在1997年初达到6800元/吨。1997春节前至10年末,期价呈现下跌寻求支撑的走势,未能扭转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