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机构是如何评级的?
主题和债券评级符号和定义
AAA级:偿债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违约风险极低。
AA级:偿债能力强,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小,违约风险低。
A级:偿债能力强,易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违约风险低。
BBB级:偿债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BB级:偿债能力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大,违约风险高。
B级: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高。
CCC级:偿债能力极度依赖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风险极高。
CC级:在破产或重组的情况下,能得到的保障较少,基本不能保证偿债。
c类:无力偿还债务。
二、信用等级评估流程
1.评级团队将三级审核后的信用评级报告和工作底稿提交给信用评级机构内部信用评审委员会;
2.内部信贷审查委员会应召开审查会议。评审会将听取评估师的介绍,对信用评级报告和工作底稿进行讨论、质询和评审,并对信用评级报告的修改提出意见;信用评价委员会根据信用评级方法和评级限制条件决定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
3、评级小组根据信用评估委员会决定的信用等级和评估意见,修改信用评级报告;
4.评级结果须经三分之二以上的参与评审委员会成员同意方为有效。
第三,信用评级的原则
主要包括:
1,真实性原则:企业信用评级坚持数据真实,实事求是。
2.客观性原则:企业信用评级坚持公正客观,采集的数据合法不造假。
3.全面性原则:企业信用评级应全面完整,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4.时效性原则:企业信用评级要及时,注重数据的时效性。
5.审慎性原则:企业信用评级监管机制完善,由信贷管理委员会审议后最终确定。
扩展数据:
信用等级是指信用(信用)评价机构根据企业信用评价结果对企业信用进行的分类,反映企业信用水平。在西方国家,公司信用评级分为AAA、AA和A,而其他则分为3A、3B和3C,以指导投资者的行为。
我国企业信用评价和评级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般企业只分三个档次。有的地方用国外的代表,即AAA、AA、A级,有的地方用中国的代表,称为一、二、三级企业。不同的信用等级,企业在市场上筹集资金和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和条件有很大差异。
参考资料:
信用评级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