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的医生多吗?

在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挖掘一个外人不知道的知识,那就是保险公司有很多专业的医生负责核保和理赔。

承销商,看门人,什么样的客户需要体检,什么样的客户需要增加费用,什么样的客户公司根本不能接受直接拒绝,什么样的客户需要提供什么样的资料或者证明都是他们去查。

理赔,堵,哪些病理赔最多,哪些意外属于保险责任,要不要理赔,赔多少,要不要去医院取证,都由他们说了算。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医药和保险有很深的了解,对于买哪些产品,怎么买,他们不可能知道的更多。

为此,我特意拜访了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理赔部负责人,透露一下他们在买什么保险。

我一定会买的保险是什么?

重疾险重疾险重疾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必要问原因,就像王石说的,没有原因,就是要买。

说说你对重疾险的理解。

在我之前的医生生涯中,我见过太多因病致贫的现象。很多家庭借钱,变卖家产治病,但是筹到的钱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作为一名医生,我也深深知道,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可能生病。当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保险。

在保险公司这么多年,我才明白,两者都是可以救人的,但是医生是用医术救人,保险公司是用金钱拯救经济困难的家庭。重疾险创始人巴纳德博士不是说过,医生只能拯救一个人的肉体生命,保险可以拯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吗?

什么时候买最好?

在我看来,越快越好,原因有三:

一是重大疾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刚刚接到两个理赔,一个猝死一个心梗,一个70后,一个80后,都是年轻人。让我告诉你另一个数字。保险行业重大疾病理赔的平均年龄是42岁,而不是我们想象的六七十岁。

第二,越早买越便宜。40岁的保费可能是20岁的1.5甚至2倍,但享受保障的年限更短。

第三,年龄越小,身体越好,越容易通过核保。一个30岁的人可能买了70万的重疾险不体检,但是一个45岁的人可能需要30万的体检。如果你想买更高的保险,检查这个和那个。不用说,可能过不了。

多少钱够买?

这个问题,就像买车一样,我觉得能买的越高越好。当然这有点不现实,如果真的买够了预算也是个问题。现实地说,我认为我们至少应该买50万。其实一开始买了20到30万,但是身边发生了一件事,触动了我。朋友老婆良性脑瘤,在天坛医院ICU住了两个月,花了70万。听说家里已经开始卖房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我甚至不敢想象如果这事发生在我身上会发生什么。看病的钱,房贷的钱,孩子上学和家里的日常开销,后续康复的钱,简直无底洞。

在这里必须和大家澄清一个概念,就是重疾险不仅仅是看病的钱,还有康复护理的费用和家庭收入损失的钱。

我现在有70万的重疾保险和30万的癌症保险,以后打算买高端的医疗保险。很贵吗?其实一点都不多。告诉你个秘密,业内有个大咖到处给人讲重疾险的概念。他的重疾险保额是2000万,呵呵...

谁最应该买?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保险是为了防范严重影响家庭目标,甚至瞬间崩塌的非财务风险。那么,谁出事了,什么事情会对家庭造成如此毁灭性的打击呢?当然是家庭经济的中流砥柱,也就是家里挣钱最多的人。所以,只有两件事,意外和疾病,对吗?如果工作不顺,投资失败,只要赚钱的人还在,那么就不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由此得出正确的买保险顺序:

第一,肯定是大人在先,孩子出事了。我们在感情上受到了伤害,但这对经济没有影响。只要家庭的经济支柱健康安全,家庭生存的来源就不会断,我们就能继续挣钱给孩子看病。

第二,保险的保障功能必须是第一位的,这种风险转移功能只能通过保险来实现。理财,储蓄,投资都要在你买了足够的保障之后再考虑。没有1,再多的零也没用。就是这个原因。

重疾种类越多越好?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关注过重疾的种类。按照保险行业协会的规定,重疾险必须包含六种强制疾病,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终末期肾病,仅恶性肿瘤就几乎覆盖了所有重疾理赔的60% ~ 80%甚至更多。

现在很多公司为了噱头,把一些疾病拆分或者列出癌症明细,动辄宣称保几百种癌症,毫无意义。恶性肿瘤本身涵盖了所有癌症。所以我买重疾险的时候,根本不在乎是35种还是60种重疾险。那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没必要多付钱。我们有些人甚至不买重疾险,只买专门的癌症保险,或者两者结合。

我能支付大量购买的费用吗?

与费用报销型保险(报销是指不得超过实际花费的钱)不同,重疾险是一种固定赔付型保险。简单来说,当这个人被诊断出患有约定性疾病,比如恶性肿瘤,保险公司一次性赔付,与实际费用无关,只与他购买的重疾险金额有关。因为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无价的,保险公司应该按照保额赔偿你,公司之间的理赔互不影响。

比如这个人不幸得了甲状腺癌,实际只花了654.38+万,但他在A公司买了50万的防癌险,在B公司买了30万的重疾险,所以总能拿到80万的理赔。有了这笔钱,他不用急着回去工作挣钱,可以在家好好休息,等身体完全康复后再重出江湖,家里的日常开销也有了,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要购买足够的重疾险保障的原因。

最后再次强调: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和家人不会得重病。国家领导人尽管有医疗资源的关照,也没能逃脱疾病的魔掌,更别说普通百姓了。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