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大象-塔塔集团与捷豹和路虎。
塔塔的故事始于大英帝国时期。当时印度是棉花出口大国,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残酷压榨,给当地留下的发展空间很小。1857年至1858年“印度民族起义”后,东印度公司将其管理事务移交给英国政府,于是印度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经过起义的教训,英国政府软化了战术,剥削程度有所缓解。在外界的努力下,印度也有了第一条铁路。虽然现在还是英国殖民地,但是当地的经济发展机会逐渐增多。
在当时的世界贸易体系中,印度主要是出口国,在印度崛起的第一批企业家也主要从事出口贸易,贾姆谢特吉·塔塔就是其中之一。贾姆谢泰吉的父亲是孟买的一名出口商,1858年大学毕业,恰逢印度社会变革的最佳时期。从那以后,他父亲的出口业务持续增长。1859年,Jamshetji来香港开子公司。在了解到英国在香港的贸易规模后,他意识到塔塔的出口业务仍有潜力可挖。在随后的十年里,他先后前往日本、中国和英国,为父亲的企业建立销售网络。
1868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出口公司,然后用赚来的钱开了一家纺织厂,开始打造有效的垂直一体化企业。从一开始,Jamshetty的理念就是探索世界各地的优秀经验,并将其带回印度。在他的纺织厂里,很多措施是当时别人闻所未闻的,比如给员工提供疾病津贴和养老金,等等。但是纺织业还不足以让Jamshetji满意。他看到了欧洲工业革命创造的奇迹,他想在国内复制这些奇迹。在观察各个国家时,他发现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旅游业,于是他开始涉足酒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泰姬陵酒店,它至今仍是孟买最著名的建筑之一。1901年开始建立钢铁厂,也有参考原型,是德国钢铁厂。后来,一个水电项目启动了,灵感来自于1903参观尼亚加拉瀑布电站。不幸的是,Jamshetji在1904去世,未能看到钢铁厂和水电工程的竣工和运营。Jamshetji真诚致力于商业规范和教育普及,捐赠土地和建筑,帮助建立印度著名大学:印度科学学院。
1904年,贾姆谢吉在德国出差去世后,将日益壮大的塔塔公司留给了他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并没有分开,而是将他们的所有权并入一家控股公司,然后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持有该公司的股份。贾姆谢泰吉的儿子们实现了父亲的野心:1907年,印度第一家钢铁厂建成投产;1912,印度第一家水泥厂建成投产;1919,印度首家本土保险公司正式开业。
1938年,塔塔集团已经发展成为由14家子公司组成的大集团。此时,公司权力又面临交接,而且这次权力不是传给贾姆谢吉的孙子,而是传给一个叫贾汉吉尔·塔塔的堂兄。
贾汉吉尔·塔塔,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JRD,出生在法国,父亲是印度人,母亲是法国人。在回印度参与家族生意之前,他住在法国,法语比英语和印地语好。路易斯·布莱里奥是法国发明家和飞行员。1909年,他成功完成了重于空气的飞机首次飞越英吉利海峡。JRD在年轻时的这个时候在飞行热潮中长大,他第一次乘坐飞机是在15岁。1929年,JRD成为首批获得商业飞行执照的印度人之一。因此,热衷于飞行的JRD接管了塔塔集团,第一个大项目就是发展航空公司。
他在1932创办的塔塔航空公司,最初只提供邮件服务,1938开始提供客运飞行服务,也在二战中帮助过英国。65438年至0947年印度独立后,新政府的政策与私营企业发生冲突。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看到了JRD航空公司的成功,单方面决定将其国有化(1953)。从1953到1977,JRD担任公司董事长,但是社会大环境使得公司的经营每况愈下,债务不断增加。
(JRD-塔塔1993病逝。印度总统、总理和商界都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时任总理的纳拉辛哈·拉奥(Narasimha Rao)高度评价了他:“JRD-塔塔辉煌的一生留下了人类奋斗的印记”。并在次年发行邮票纪念它。)
JRD尽力避免让政治阻碍商业发展,尽力发展塔塔集团,同时避免与政客发生冲突。1945年,他创立了塔塔汽车。他最初的想法是制造火车机车,但后来他的生意改变了。1954与德国汽车公司戴姆勒合作,将业务拓展到商用车领域。在JRD掌管公司的52年间,塔塔集团从14家子公司发展到95家,但出于政治考虑,大大减少了塔塔家族对每家公司的所有权。1969年,印度政府颁布了《垄断和限制性商业惯例法》,该法针对的是塔塔集团,尽管按当时的西方标准,塔塔集团已经不是垄断企业。
随着JRD集团的扩张和子公司所有权的减少,集团对子公司的控制越来越低,有些子公司甚至难以正常经营。JRD决定改变这种状况,并派拉坦·塔塔(Jamshetji的曾孙之一)从65438到0962在该集团工作。1971年,开始接手的第一个项目非常艰难。这是一家名为NELCO的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是印度最大的无线电制造商,但仅仅20年后,其市场份额下降到只有3%。拉坦的战略是着眼于未来的技术,因此他没有试图拯救无线电业务,而是致力于开发新产品,如卫星通信。卫星通信业务恢复了NELCO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地位,并使Ratan在争夺JRD接班人的竞争中获胜。
1991年,拉坦正式成为塔塔集团的领导者。此时,经济自由化浪潮席卷印度,原有的政治控制力逐渐减弱,印度加入全球资本市场。此时,塔塔集团正面临新的挑战。
在此之前,塔塔集团所处的环境一直是受到严密保护的封闭经济。这个时候突然对外企开放竞争,考验塔塔集团的适应能力。另一个不利之处是,JRD出于政治原因使塔纳集团变得非常松散,这种松散的局面使塔塔集团难以适应新的竞争对手。Ratan开始收回所有子公司的所有权,这个过程花费巨大,并出售了塔塔集团20%的股份来筹集资金。回收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它包含了很多优质资产,尤其是塔塔钢铁和塔塔汽车。随后,其近65,438+000家子公司被重组为七个部门。重组后,该集团重新获得了控制权。
但是,仅仅约束权力不足以扭转企业现状。20世纪90年代,塔塔集团的子公司很少在与国际对手的竞争中获胜。但Ratan的反击也很精彩:通过不断收购海外竞争对手,吸收到塔塔集团,快速有效地吸收人才、供应链和经验,既能反哺印度国内业务,又能进行国际扩张。Ratan的大规模收购始于2000年:子公司Tata Tea从英国收购Tetley公司。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塔塔集团的各个子公司都进行了并购,最著名的是2007年以6543.8+02亿美元收购了欧洲钢铁巨头哥鲁氏,然后在2008年以20亿美元收购了捷豹路虎。
大规模的海外并购给塔塔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如今,塔塔集团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印度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