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净利润,归母净利润,扣除净利润?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全称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相关规定,“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企业合并净利润中反映。
归母公司股东(所有者)所有的净利润部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母公司扣除内部交易后的净利润+子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额。
2.净利
净利润是指公司按规定缴纳所得税后的留存利润,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结果,净利润多,经营效果好;净利润少的企业经营效果更差,这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率的主要指标。我们来回顾一下净利润的计算公式。
1,计算净销售额,即营业收入。2.我们从营业收入中减去销售成本,得到销售毛利。3.计算利润总额我们通过上一步得到的销售毛利减去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加上营业外收支,得到利润总额。4.最后,从利润总额中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后,我们得到净利润。
3.扣除非净利润
扣非净利润全称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要理解扣非净利润,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非经常性损益。其定义为: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不直接相关的事项。
并且虽然与企业经营有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收入和费用。那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就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实际利润。
换句话说,就是从股东权益中扣除与经营业务不直接相关的损失或收益后的净利润。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准则》1号非经常性损益,* *有21非经常性损益: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损益,包括资产减值准备的核销部分。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尔退税或减税;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密切相关且符合国家政策并按照一定标准和额度持续享受的除外。
计入当期损益的向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入。
扣非净利润也是上市公司在季报中必须披露的指标,因为它可以剥离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水平。特别是能够真实反映公司主营业务对公司盈利能力和业务质量的影响。
从销售收入到净利润,我们走过了哪些步骤:计算净销售额,即营业收入,是指总销售额减去销售退货和折扣以及销售税后的余额;计算销售毛利,即净销售额减去销售成本后的余额;计算销售利润,即销售毛利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其他期间费用后的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