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在公司工作如何纳税?
1.个人所得税缴纳主体为自然人,公司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公司让员工自己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合理的。
2.随着每月的纳税申报,公司账户中员工的工资记录在税务局。
3.是否偷税漏税的问题,因为每月的纳税申报是单位进行的,员工个人无法监督和干涉。偷税漏税是公司的行为。根据现行税法规定,扣缴义务人不履行扣缴义务时,税务机关处罚的是单位,而不是个人。
4.是否需要缴税,只要工资薪金月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后在3500元以上,超出部分就按九级累进税率缴纳。
第二,工资多少需要缴税。
2012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员工每月工资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后,超过3500元的,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扣除标准实施细则》显示,除65,438+03,500元外,还有三类项目需要税前扣除。
1,国家规定的三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
2、被单位给予五种补贴,即独生子女补贴、儿童保健补贴、当地交通费、书报费和洗涤费。
3.是退休工人工资、两院院士津贴等特殊津贴。
其中书报费、洗涤费等几种补贴,必须在北京市财政规定的费用标准以内,才能免税。如果单位多缴,超出部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该税率适用于不含税的工资薪金。
(税前工资-3500)乘以税率=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日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既无住所又无居所,或者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83日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二条下列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营业收入;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9)偶然收入。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简称综合所得),应当按照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应当按月或者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