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有没有及时退出市场?
今年以来,新三板企业退市趋势激增。但在异议股东股份的处理问题上,由于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出现了多次相互“撕逼”的场面。
这个问题追根溯源,正是因为双方的价格谈不拢。
此前,虽然股转明确要求终止上市的公司应当落实对异议股东的保护措施,但对于具体的回购机制,如回购价格的确定等,并没有相应的方案。
因此,当最终决定权落到企业手中时,如果不能恰当权衡利益关系,小股东就会无形中成为“弱势群体”。
投资两年以上的小股东被大股东“抛弃”。
三板市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小股东很容易被大股东“抛弃”!
在三板市场摸爬滚打两年多的刘先生说了一件伤心事。
两年前,刘先生买了65,438+0,000股碧空科技的票。当时行情好,他砸了20多万,几天就赚了几万。但是,没想到自己在里面栽了很久。经历了2000多点的牛市,指数急转直下,我握在手里的技术也未能幸免。碧空科技直接从20多块的高位,只“跌”到现在的零头。
事实上,像刘先生这样被抛弃在权益之外的“悲剧”不在少数。此前西龙科学(002584)收购阿拉丁股份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西龙科学调整收购方案,将部分收购变更为100%收购,少数股东股份回购价格变为17.97元/股。这一次,对小股东权益的“愈演愈烈”的挑战也因为反对回购而再次失败。最后阿拉丁也被西龙科学抛弃了。
复牌后,阿拉丁股价大跌,大大小小的股东和投资者都成了无情窒息的受害者。
如果阿拉丁的例子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恒大股份再给出一本深刻的“教课书”。
今年10月6日,65438,恒大发布公告称,为配合业务发展战略的调整,拟申请终止上市。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三板市场热议。要知道,恒大股份在经营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资金链紧张、大规模裁员、劳资纠纷等等。更关键的是,在这个制鞋集团的背后,涉及150多个小股东的利益。
而这些“悲剧”都是建立在大部分企业以成本价回购的基础上的。
那么,什么样的回购方案才是终止上市公司的“正解”?
据统计,截至目前,新三板* * *已有19家公司出具了股票回购承诺函。其中,4家公司并未说明具体回购价格,仅表示“将与转让方协商确定价格”。分别是微媒体互动(已退市)、龙蛙农业、和谐文化、乐享。
从已经发布回购方案的公司来看,大概有以下回购标准:
(一)按照异议股东取得的公司股份的成本价进行回购;
(2)以承诺公告日前20、60、120个交易日的成交均价回购(以较高者为准,成交均价=股票成交总额/股票成交总额);
③最近一次增资的价格;
(四)股票停牌转让的收盘价;
(五)按照截至公告日公司上市以来公司股份的加权平均交易价格进行回购;
⑥按照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进行回购;
⑦以股东取得公司股份时的价格,以年化收益率5%(或10%)回购;
成本价回购已经成为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回购标准之一。这些公司分别是赵霁新材、白宇药业、兴通联华、力诺特博、时代高科、吕杰科技、泰普科技和苏州园(已退市)。
事实也证明,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为了成功IPO,苏州园林承诺异议股东以不低于这些股东获得股份时的成本价的成本收购或安排第三方接受异议股东持有的股份。之后,苏州园林于2017年3月31日终止上市。
另外,采用回购标准②的公司不在少数。时代高科、兴通联华、宓尚、雨田巴厘、天洋科技(已退市)五家公司已作出此类承诺。
除了以上两项,回购标准⑦突出最大诚意,从而实现小股东利益最大化。已经退市的富特股份和日久光电就表现出这样的诚意。
当然,由于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采取的回购标准也要量体裁衣,符合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
目前市场上那么多新三板企业采取回购的方式,归根结底也是想让企业更有价值!
如何让企业更有价值?资本升级也是途径之一!如何提升企业的资本?
在广东地区,尤其是广州周边,一些新三板企业会选择参加“时代中国新三板企业资本升级辅导项目”!首先,我们可以明确几个优点:
1,企业品牌之旅
2.对资本咖啡进行面对面的点评和辅导,解决商业模式设计等问题。
3.新三板企业高层之间的高层互动、深入沟通交流、发展人脉、拓展渠道等。
这些都是企业的利益所在,尤其是两个商业模式特训营启动后,参与的企业都表示受益匪浅!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喜欢赚钻石,一天赚几百块。
喜欢(0)
民谣理论
小礼物,走一走,短书关注我。
欣赏
下载简书,随时随地阅读。
暂时不做评论。
虽然你很聪明,但你不想表达任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