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药流通企业?
药品流通渠道:
可以分为两个环节,一个是批发环节,一个是零售环节。医药市场的分销渠道也是厂家通过批发商卖给零售商(包括医院药房)。
但由于医药没有分开,药品流通领域有三个环节:药品批发、药品零售企业、医院门诊药房。其中,医院门诊药房作为一个特殊的、垄断性的零售环节,占据了药品零售市场80%以上的份额。这种情况极大地影响了药品流通渠道的发展。新医改试点启动以来,很多地区开始使用“药房托管”模式,医院门诊药房的重要性略有下降。
医疗流通的特点:
药品流通不仅受宏观环境的影响,也是由其内在因素和经济特征决定的。
一、药品流通过程的特点:
(1)药品经营企业经营药品种类多,规格多,数量大,流动性大。根据用户的需求,将不同地方、多家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进行组合,再分销给其他批发、零售企业和医疗单位。在药品购销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药品差错和污染。
(2)药品在运输过程中会遇到恶劣天气等物理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引起药品质量的变化。药品批发企业尽力创造有利条件,尽量减少其不利影响。
(3)药品在流通过程中是以包装的形式出现的,对其质量的鉴别大多依靠外观、包装标志、文中标明的名称、规格、有效期、编号、贮存条件作为管理依据。
(4)药品从生产到使用的大部分时间都储存在仓库中,仓库的条件会对药品的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由于这些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来管理药品的整个流通过程,以防止流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利因素,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不受影响。
二、药品的消费特点:
药品流通的特殊性还表现在不同于其他消费品的消费模式上:
(1)患者用药间接性。处方药:根据医生处方出售、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或者在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2)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突发事件。药物是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而疾病往往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因此需要“以药治病”,而不是“以药治病”,尤其是一旦发生灾害或疫情,对药物的消费需求会激增,因此需要有必要的储备,以满足供应的急需;
(3)疾病对药物的特异性选择性。药物的目的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疾病对药物的具体选择决定了其作用的特异性。这种特选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要求品种齐全,产销完整,生产经营上防止盲目性。
三、药品营销的特点:
从医药市场的角度研究药品的特殊性,其营销特点是:
(1)营销责任重大。药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药品的营销肩负着防病治病、拯救生命的重任。因此,各国都制定了相当严格的产业政策、行业规范和专门的法律法规来指导药品的生产和经营。我国现行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详细规定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的法定程序和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
(2)市场随机因素多。影响医药市场需求的因素很多,比如政策对医药市场的影响;医生用药观念对药品市场的影响;药品价格、广告和潜在顾客对药品市场的影响。此外,季节性需求、异常气候引起的疫情、突发灾害和事故等。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对药物的需求就会增加。而且时效性强,给药品营销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3)营销集约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配备与药品管理相适应的检测设备和仪器,以保证药品质量;二是要根据药品的理化性质,具备相应的储存条件和运输条件,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第三,需要营销人员具备一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才能保证优质高效的营销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