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一直跌到零了吗?

这是不可能的,但在熊市中继续惨跌是必然的。翻看历史记录,没有一次印花税下调带来了反转,只是减缓了熊市的步伐,让更多的场外资金被套,机构可以顺利减仓。并不是导致暴跌的大小问题在1800不解决,风险还是很大的。建议有股票的朋友跟风。如果未来两个交易日个股分化,弱势股可以逢高减仓或者出局,强势股可以暂时观望。大部分短线股票基本都有15%的盈利。当短线抄底资金的利润增加到25%左右时,可能会选择套现。请注意风险。此次调整的原因可能与美国历史悠久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有关,该公司破产直接债务高达61000多亿美元。而6100亿美元的负债率远远不够>:并且拒绝全面收购该公司,因此该公司的破产趋势仍难以避免),次贷危机显然并未结束,不排除会有更多类似的公司在债务中宣布破产,美国经济可能面临三年以上的衰退, 这将不得不防范对世界(包括中国)未来的负面影响,这可能导致中国许多企业的盈利,并间接影响中国股市。 所以这个消息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宏观压力不但不会减轻,反而有恶化的风险。虽然美国政府已经向国会提出了新的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但是美国经济的困境摆在眼前,债务高达5万亿。这7000亿真的能得到国会批准吗?钱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变量,如果处理不当,这个问题可能会成为一个潜在的重大负面。)而政府终于突然出击了期待已久的福利。一是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千分之一。(个人对这个政策的理解是关注这个政策带来的好处程度,确实是积极的,但是效果会小于上次减税带来的!上次股市多头比较强势,给股市带来了近6543.8+020亿的增量资金。实际上市场真正的反弹只有四天,这次减税带来的增量资金估计不超过400亿。这是最乐观的估计,因为现在股市的资金深达90%,他们补仓的资金也不是很充裕,因为他们补仓的资金大部分都在上次印花税行情和之前的抄底连续下跌中耗尽了,真正活下来的资金很少。前提是这些资金还没有被套>而且90%的资金已经深度不能买卖,没有资金进行所谓的大规模抄底,所以减税对他们来说没有实质意义,机构也不会错过这个借好货的机会,看看上次印花税下降的时候机构做了什么。) <这个积极是超短期的积极,积极程度很小。并不是机构和媒体鼓吹的重大利好。在机构鼓励散户看好后市的时候,个人投资者不得不更加关注,被机构重点看好的银行股就是浦发银行。比如19当天,大机构交易基本持平,没有明显的建仓迹象。不排除老机构继续出局,而场外新资金在进入。既然机构这么看好银行板,就算是对投资者来说,也要涨100%。机构为什么减仓,把这么好的筹码让给散户,我好乐观。个人投资者要多想想机构的真实意图,资金系统显示,该股减仓的趋势长期没有扭转,包括周五的大涨,筹码已经逐渐被散户、中户、大户接手>二是汇金宣布在二级市场回购工行、建行、建行股票, 以及国资委(SASAC)表示支持央企回购股份(而市场上一些舆论故意称之为平准基金的入场,而平准基金的发起人已表示,该基金尚未确定资金来源,真正入场也没有时间表,且该公司由财政部下属的央行直接管理,已动用外汇储备持有上述三家银行的巨额股份。 而公司利润在这一波大跌中的损失可谓是非常惨重,所以公司这次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有拉抬股价的嫌疑,因为公司限售股以工行为例。如果现在不持有股价,到“中国银行2009年7月27日解禁”限售股上市时可能会减半。那么公司的利润可能会继续缩水到成本价附近,所以公司的战略投资可以算是失败的。举个例子,如果公司不信任股价,让股价跌到2元,目前3540亿的市值可能缩水到2360亿,这与公司股价最高时的6543.8+000亿相比是无法接受的。所以持有股价的目的是在解禁期满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可能是不看好市场的长期投资,这也是市场所迫,股价不会回到大多数人被套住的位置,因为公司是为了套利而存在的<超级大非>散户把股份卖给谁了?汇金公司的股票市值会反弹,然后投放市场,在这个周期内又会盈利!人们的钱不断被吸进去,以弥补央行在国企经营中造成的天文数字的注资损失,而动用国家外汇储备弥补国企的体制和机制造成的损失,也受到一些学者和专家的质疑。)& lt该消息短期内是利好,但如果解禁后公司不承诺不出售股份并长期持有,该消息未来可能成为重大利空,因为公司可能给股市带来约8000亿的抛售压力。股市买得起吗?国家鼓励国企积极回购自己的股票是不现实的。很多国企都很难亏本生存。真的有那么多钱买股票到不知道在哪里,就放弃正规操作吗?& gt大小问题解决到1500只是时间问题,也不会是最低点。周五大部分股票接近涨停,尤其是开盘瞬间买盘数十倍于卖盘的情况下,出现巨额卖单,疯狂追逐的资金有所回落。虽然市场再次被关闭,但只有规模和大型机构才能做到这一点。虽然早盘后继续休市,但意图是制造一种多头绝对压倒性的假象,给场外资金空间和信心,机构会通过媒体和股评多喷。只有市场上的机构提高了卖出筹码,才会有更多的资金主动接收筹码,再次拉船。2270是本次反弹的第一压力位,2500是第二压力位。准备好了就拿吧。如果造成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像新华社的评论所暗示的那样被时间解决了,那么在解禁高峰之后的2011年还有希望,主力出货的市场是无底的。底层是机构大规模建仓不是散户建议稳定,安全要求高的投资者不介入。持币主要导致观望态度。导致暴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资金失衡,空方长时间打压多方。在这种长期的走势中,资金被空方占据,市场自然震荡时间较长。这才是股票持续下跌的真正原因。因为资金紧张导致的下跌趋势已经形成,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性,不要盲目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股市的变化,简单的是资金的长期长期短期走势决定了市场的长期涨跌,但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在下跌的路上肯定会反弹,但反弹的幅度要根据政策的利好消息来判断。如果仍然用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支撑市场,那么每一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大小非限制出来后,市场才能缓解资金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导致暴跌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投资者就会将其视为反弹,逢高减仓。投资者对连续超跌信心的积累,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改变这种下跌趋势,但情况并不太乐观。目前的股市并不像政府说的那样缺乏信心和资金。个人感觉两者都缺乏大小的影子。今年是规模最轻的一年,解禁资金只有3万亿,但已经让市场主力资金难以承受(主力资金开始出货前,市场主力资金只有3万亿,但规模不足以消灭)。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但也不得不谈政治。但似乎实际效果并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并没有停止。我们不得不选择边打边退的策略来减少损失。就算政府在奥运前提出所谓的利好阻止股市继续下跌,只要不是实质性的解决大小非的问题,也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在目前资金多空平衡被打破的市场下,即使在利好刺激下出现横盘运行或奥运期间小幅反弹的趋势下,投资者也不能过于乐观,因为要谨慎,因为实质性的问题没有解决,资金面还会持续紧张。如果有政策带来的反弹,减少逢高是明智之举。不要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大行情。由于2009年大小非解禁资金规模近7万亿,2010年,解禁资金近10万亿,已经远远超过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之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际的利好政策只会带来反弹而不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其实很简单。股市的规律是卖出的会跌,买入的超过卖出的会涨。这个道理大部分人都懂,但是为什么在资金已经体现出来的情况下,有些人却不愿意面对。不要相信大小非也有长期投资的需求。低成本甚至零成本解禁上市,利润高达400%甚至高达1000%。在弱市中,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会沉淀下来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持有者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也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民认为只有受过机构教育的散户才会这么做)而一个长期趋势中的抛盘力量不知什么原因压倒一切,谈论牛市什么时候回来是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是反弹,而不是逆转。因为市场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点,以及股评和机构最强的所谓政策铁底2990点,在资金面失衡的情况下,已经迅速崩塌。所以短期反弹是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支持下的减仓机会。当然,如果推出边际利好政策带来抄底资金,当然最好能带来比较大的反弹,这对于散户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想说的,每次反弹减仓都是严谨的。只有你手里有资金,你才有主动权,你才能迎来真正的底部。最底层是主力不是散户。当主力在大小非压力下被迫减仓的时候,中小投资者能做的就是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动,在机构减仓的时候我们也要控制好自己的仓位。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各位朋友慎重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