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回购静默期过半,美股重燃希望?
据媒体报道,美国公司被禁止在财报公布前一个月内回购自己的公司股票,即回购静默期。根据美国的规定,上市公司在有可能影响股价的非公开信息时,不得回购自己的股份,否则可能构成内幕交易。对于实施回购计划的高管来说,他们通常会先于公众获得公司的财务信息,因此财报发布前的一个月是股票回购的静默期。
高盛首席股票策略师大卫·科斯汀在报告中指出,标准普尔500 48%的公司已经度过了股票回购的静默期,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可以再次开始购买自己的股票。德意志银行统计数据也显示,从本周开始,度过静默期的美国上市公司数量开始大幅增加。
截至上周五收盘,标准普尔500指数在一个月内下跌了8.8%。对于近期的市场动荡,市场给出了很多下跌的原因,比如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3%,美联储的“鹰派”风格,但市场忽略了回购控制期限的问题。相比2月份美股的“闪崩”,恰好是在财报发布前的回购管制期结束。随着公司三季度财报的密集发布,股票回购静默期的集中到来也是美股下跌不可忽视的原因。
美国上市公司一直在花费大量资金向股东支付股息和回购股票。分红和回购成为美股牛市的主要动力源,高盛甚至将其称为“股票需求的最大来源”和美股的“最大买家”。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上市公司已花费4.4万亿美元回购股票,甚至超过了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自今年年初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最大的现金支出是用于股票回购。上半年企业股票回购金额同比增长48%,达到3840亿美元。到9月中旬,美国所有上市公司批准的股票回购总额已达7620亿美元,预计年底将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总的来说,美股公司管理层通过回购股份是在向华尔街传递一个信号,象征着公司对未来充满信心。高盛指出,这主要得益于美国上市公司强劲的营收增长以及管理层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巴菲特曾表示,如果公司无法找到其他方式来分配其巨额现金储备,他也会考虑回购股票。
高盛和德意志银行都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坏消息、投资者没有理由进一步减仓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回归将支撑美股价格。但是,即使更多的公司度过了回购的静默期,也不代表股价会上涨。有分析师表示,美国投资者也非常关注2019年的企业盈利预期,包括利率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美元走强等诸多变量,这些也会反映在美国企业财报数据中。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巨额现金的美国上市公司可能会发现,除了回购,这些钱似乎无处可用。"企业会找到现金的归宿——回购、分红或并购,但这不会是资本支出."乙.赖利FBR公司的首席市场策略师阿特·霍根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