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旅游的创业挑战:在成为下一个风口之前,先解决这四个问题!
又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在北京惠新西街南口C出口,十几辆公交车照常停靠。大大小小的户外俱乐部旗帜随风飘扬,三五成群要出门的人都在摆摊买早餐。
8点过后,地铁口变得空荡荡的,公交车早已驶向各自的目的地:杜诗山村、密云古北水镇、坝上草原,甚至北戴河、泰山、烟台...
这种情况每个周末都会在惠新西街南口上演,有时候周五晚上还会有车来接人。还有东直门地铁入口。因为没有购物,也没有普通的方式,所以跟着户外团队出游成为了北京乃至全国很多旅游爱好者的出行方式。那么,户外出行有没有可能成为下一步的主流出行方式呢?
自由行是趋势,但是自由行的人玩不了怎么办?
随着80后、90后消费能力的逐步提升,以年轻客户和城市白领为主的自由职业者比例越来越大。2013国庆公布的数据中,自由行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比例不到30%。到了今年,根据携程刚刚发布的“2016”五一“旅游报告及人气排名”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约有一半游客选择了自由行,境外自由行比例达到了60%。
“2014以来,我发现客户对深度游的询问越来越多,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资深旅游从业者、户外线路销售平台UUUKe CEO吴凡告诉star pai(startup-partner.com)me。
虽然自由行越来越受欢迎,但是自助游的时候,还得自己去做原本由旅行社承包的琐碎工作。做过的人都知道这需要多大的能量。即便如此,到了目的地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旅游市场如何应对?
半自由行、定制游、目的地用车指南、户外俱乐部各有什么优缺点?
为了抢占日益流失的市场份额,传统旅行社纷纷推出半自由行产品,很多公司和团队选择半自由行。但是半自由行还是常规路线,景点参观还是不深入。
定制旅游是近两年非常热门的行业,比如双人游、六人游、心连心游等。携程也推出了高端天鹅游。这些项目发展非常迅速,受到许多投资者的青睐。其中,二号游获得了数千万的A轮融资,六人游仅通过2015的微信号就完成了数千万的营收。创始人贾表示,计划今年登陆新三板。
私人定制旅游体验相对较好,但由于需要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服务,成本较高,受众有限。无二游的目标客户是白领到金领,六人游主要服务35岁以上人群。
目前有目的地用车指南的“一起徒步”、“阳光用车指南”等服务,但因为价格、人数等原因一直没有突破性发展。
户外俱乐部应该是目前能够满足人们深度、特色旅游需求,且相对便宜的自由行模式。跟团旅行,不仅可以有独特的旅行体验,领队也会安排好吃住交通的一切,但现在的户外运动以短期为主,长期较少。
户外俱乐部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早期,户外俱乐部是不盈利的。后来有领队全职带队,从活动经费中收取差额。现在这样的商业户外俱乐部占主流。现在,除了北京和上海,全国各地的户外俱乐部都在蓬勃发展。Xi、成都乃至西藏的户外俱乐部超过65,438+000家。
早在2014年,中国就有3万多家户外俱乐部注册。绿地。com是一个发布户外路线的平台。如果你只是在上面搜索“徒步”,几百条活动路线就出来了。
虽然俱乐部已经很火了,但是在整体发展方面还是存在问题:
第一,“被放鸽子将是灾难性的”,大规模复制重资产操作难度大。
户外俱乐部的盈利模式一直比较单一,现在一般都是通过差价和卖户外用品的方式盈利。
差价主要是指票价和住宿的差价。传统旅行社靠客户购物拿提成,导游一个月能赚上万元。因为户外活动是固定价格,所以领队能拿到的差价有限。据业内人士透露,许多全职导游“每个月的工资都更高。”
长途旅行有利可图,但成本也高。“去西藏十天,少花一万。”做了十年户外的“领润户外”创始人左京说,“我们报名不起站着。”
其次,一些户外游领队通过积累团队成员的口碑,销售户外产品来赚取利润。但是大部分产品都是假品牌,销量很一般。
再次,由于产品不像普通旅行社那么规范,户外活动的体验与领队对目的地的熟悉程度和带队能力密切相关,无法快速复制。
左京告诉我,许多户外领队坚持这样做只是因为他们喜欢户外。
二是“民不举官不究”,资质模糊导致安全隐患。
资质一直是困扰户外俱乐部的一大难题。户外俱乐部的资质是中国登山协会认可的,户外俱乐部的全称应该是“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
按照中国登山协会的规定,户外俱乐部没有经营权。其实只有旅行社才有旅游经营权。据专业人士介绍,如今网络上的大多数户外俱乐部甚至不具备登山协会认可的资质,但因为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所以一直处于“民不举官不究”的状态。
参加俱乐部活动的游客,一旦发生意外,往往要自己承担责任,很难追究领队的责任。旅行社参加活动出了问题,旅行社应该承担责任。
还有的俱乐部为了盈利,把客人转包给旅行社。如遇旅游体验差、人员伤亡等情况,俱乐部和旅行社相互联系、推诿,处理难度较大。
你最终会被旅行社录用吗?
虽然户外俱乐部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由于其独特的体验和平民化的价格,越来越多的人参加户外活动。以北京为例,有时候一个户外活动可以有近200人参加,再加上有利可图,所以很多人把它当成一个职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向:
第一,成立正规旅行社。正规旅行社的注册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财税等人力。只有那些准备长期大规模发展的户外俱乐部才会成立旅行社。上海的稻草人旅行社原是稻草人户外运动协会。现在稻草人旅行社还是做不购物的深度体验游。虽然价格明显高于普通跟团游,但每次活动都很火爆,现在还有新西兰、西班牙等国际长线。
第二,服务延伸。由于普通户外活动利润低、风险大,一些户外游领队开辟了新的业务渠道,公司的户外业务拓展是一个方向。sakyo领润户外现已在房山建立了企业发展基地,效益可观。
第三,做一个综合平台。UUKE的CEO吴凡是大学户外俱乐部的第一任领导,现在成立了户外线下销售平台UKE。虽然有绿地、中国户外网等竞争对手,但由于自由行在中国的发展,投资者看好这个市场。不到半年的时间,UU客户已经拿到了两轮融资,天使轮投资方是洪泰基金。
总结
针对目前国内“半绿不红”的经济形势,户外俱乐部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自由行的向往。但由于资质混乱,俱乐部发展受限,目前国内还没有整顿户外俱乐部资质的迹象。
无论如何,消费需求是不可阻挡的。目前我们正在经历欧美人所经历的户外运动旅游萌芽、成长、爆发的阶段,但我们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这个过程。相比其他国家,户外旅游从增长到爆发的时间窗口会更短。让我们拭目以待。
星校独家稿件,作者李乔,微信号tm62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