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建设大产业的现实意义

立足“转型提升年”,围绕“六大”实现“六个突破”

我们从历史中一路走来;今天,我们创造未来。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从东海升起,游过辽阔的江面,照耀在临江大地上,临江新城崭新的征程已经起航。2010是全面实施大江东发展战略的第一个完整年份,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大转折年,是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年。临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十三届八次全会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转型升级年”活动,积极推进“建园”向“建新城”转变,深化经济转型升级,围绕“六大”努力实现“六个突破”,全面提升发展水平。

打造大平台,新城开发建设取得新突破。

新的一年,临江作为大江东地区面积最大的新城,将大力打造大平台。在理念和思维上,更具创新性的会有更清晰的目标和亮点,更科学的规划和引导,更快捷的基础设施和更完善的公共设施。要着力树立“产业兴市、生态立市”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强度推进”的“四高”要求和“规划最好、环境最美、设施最全、提升最快”的“四高”理念,以功能发展为主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重点区域发展。以创新的思维和前瞻性的规划,探索符合临江实际、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道路,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推动临江从相对单一的产业发展向满足工业、商业、居住、商贸等复杂城市系统需求的多功能、综合性城市形态转变。围绕大江东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做好临江新城分区规划、重要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城中心城设计、临江新城景观生态系统专项规划等规划体系的修订完善工作。加快2000吨级试验性临时码头建设,力争2010年6月底前建成投产;争取洪武线至海上码头辅路尽快开工建设;配合江东大桥、钱江通道连接线、唐鑫线东延工程,争取早日建成通车。要建设符合临江新城战略定位的公共建筑配套体系,增强新城竞争力和吸引力,优先启动临江幼儿园、临江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公寓等公共建筑设施。

吸引大项目,培育新产业取得新突破。

在招商引资中,要实施大项目推进战略,明确“招什么、怎么招”。要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民营企业二次创业、主要产业向沿海集中布局、城镇化建设等重大机遇,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活动,逐步构建网络化、专业化、战略性、多元化的招商引资体系。要创新招商引资思路,突出两条主线:加快引进“基地型、龙头型”项目,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战略性项目,如“中央”、“国家”、“军工”、“外资”字头;加快引进“双自”企业,重点引进“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企业,重点引进具有“市场终端逆流而上的逆向发展模式”和“利用全球化的集成创新发展模式”特征的企业。要落实措施,深化“敲门招商、驻点招商、专业招商、土地招商”等招商方式,加快“台湾省工业园区”筹备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加强北京、上海、深圳的招商工作,聘请一批具有信息精神和较强号召力的招商顾问,招商人员逐步向专业化、专家化发展。依托规划中的“区内园区”、“城中园区”,大力打造产业基地,以产业基地的品牌、理念、效应吸引项目,使招商引资由“优惠政策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转变。要建立招商引资项目数据库,进一步使招商引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按照招商引资项目的行业和重要性进行分类,特别要加强对战略储备项目的跟踪。

发展大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

2010要牢牢把握“招、养、撤、关”四个字,推动转型升级。要吸引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要推动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要及时关闭落后设备和产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应抓住国际资本重新洗牌的新机遇,抓住制造业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工业经济、外向型经济、服务经济”为突破口,通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军民融合、航空装备、电子通信等新兴产业。要打造临江特色,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依托港口资源,通过“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吸引上下游相关企业集聚。要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发展中介、培训、酒店和金融服务业。

培育大企业,在壮大团队经济上取得新突破。

要注重“两个梯队”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大集团、大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2010年要重点培育富力达、恒益高科、东风裕隆、东方电气等一批骨干企业,培育更多50亿元以上企业,为培育10亿元以上企业打好基础,形成“大企业”,重点培育一批成长快、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辅以相关政策激励,激发企业的争先意识、发展意识和目标意识,努力形成“高成长、快发展”的企业梯队。做强工业经济,要做好目标导向篇、投入产出篇、氛围营造篇、环境政策篇、保障领导篇。继续实行“领导干部联系项目(企业)制度”,坚持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困难;深入开展“比、学、赶、超、帮”活动,培育企业良性竞争新风尚;改善服务环境,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机制。突出重点项目建设,东风裕隆汽车项目力争2010上半年实现首款新车下线目标;东方电气新能源装备项目要作为风力发电机“临江制造”的代表尽快走向市场;东风公司41000商用车项目力争二季度开工,年底建成投产。此外,积极推动裕隆环球R&D中心早日落户临江,为临江产业集聚提供智力支持。

在大改善的基础上,优化投资环境取得新突破。

在优化环境方面,要注重“六个强化”,强化节能减排降碳,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强化视觉效果和有机更新,强化设施维护和健全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和提高效率,强化要素保障。重点推进园区生态建设和改造,制定园区生态建设和改造规划并积极实施,缓解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强化产业准入,实行“一票否决”制,重点引进“三高三低”项目,即“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项目。多渠道争取土地指标;在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方面,增加“捆绑信贷”额度;在人才保障方面,适时组织企业开展专场招聘活动,满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一般工业岗位的用工需求。此外,进一步推行“城街一体”管理模式,形成“以中心为中心,统一口径,强化落实,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实现“扁平化”管理和高效运行。

谋求大同,实现全面发展的新突破。

临江新一年的整体发展要落实到平安建设、民生事业、园区管理、队伍建设上。搞好综合治理,进一步扩大“无线报警系统”覆盖面,巩固深化人防、物防、技防三大防范措施;推进“平安滨江”建设。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开发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居民,特别是村庄和农场的原有居民;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争取临江慈善分会尽快成立。加强园区管理,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让企业树立安全发展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三项指标实现“负增长”;办好实事,建设学校、卫生院、汽车站等实事项目;改善市容环境,改善河道卫生和保洁,加强城市管理。要提高队伍素质,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践中提高能力水平,不断培养一支特别敬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党员干部队伍,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激情奉献”的工作理念和人生态度,为促进和谐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