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在经济学中是什么意思?

在经济学中,杠杆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是指“财务杠杆”。当企业自有资金短缺时,可以通过借款来筹集资金,投入生产,获得更多的收益。就是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但这也有风险。如果企业亏损,而且亏损大于自有资金的数额,就会资不抵债。一般企业都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能多赚钱,又能保证风险可控。这个指标叫做“资产负债率”。广义的杠杆涵盖了所有“以小搏大”的经济行为,但核心是借贷。比如期货市场,你有一美元,但是市场允许你下十美元的单。如果期间亏了一块钱,就会被强制退出。宏观经济中的杠杆是通过使用资本流动的倍数来发挥作用的。比如加息和降息。正负0.1%的利率看似很小,但资金流动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多次重复的,所以效果会放大很多倍。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张三从银行贷了10万,他可能马上去商场购物,商场晚上把钱存到银行。银行贷款给开公司的李四,钱还在银行账户里。银行还有那么多钱,只是多了两个债务关系。当政府提高或降低利率时,也会在多层次的借贷关系中发挥作用,从而产生放大效应。改变银行准备金率也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