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事后响应

康菲石油公司召开媒体沟通会,表示首先感谢中海油。

渤海湾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两个多月后,作业者康菲石油公司于8月24日召开首次媒体沟通会,声称在中海油的帮助下,清理工作已完成95%。

首先感谢中海油在事故发生后给予的一切帮助。康菲石油公司中国公司总裁司徒瑞表示,很高兴在事故处理过程中与中海油合作。“中海油调动一切资源参与事故处理”。

国家海洋局要求康菲石油公司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在8月31日前彻底排查并切断溢油源,彻底排查并消除再次发生溢油的风险。

途睿对漏油事故表示歉意,并承诺在2011年8月前彻底清理污染。但拒绝谈后续赔偿工作,也没有污染评估完成的最后期限。

据康菲石油公司现场介绍,截至8月24日,本次溢油事故共泄漏原油700桶,矿物油油基泥浆2500桶。堵漏工作可以确保不再发生新的溢油。目前只有海底下残留的油滴在渗出,每天渗出的油滴量在2升左右。

关于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康菲石油公司表示,B平台已被减压措施封堵,并计划向新井注入水泥,以确保永久封堵。然而,康菲石油公司对这项措施的有效性是否得到海洋局的认可不置可否。此前,海洋局曾发文指责康菲石油公司采取降低血压和设置集油罩的措施是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措施。

康菲公司称“作为作业者,将承担主要责任”,但司徒瑞回应称“尚未收到任何赔偿要求”。司徒瑞表示,已有律师提起诉讼,要求康菲石油公司参照英国石油公司的赔偿做法,设立6543.8亿元的赔偿基金。但是,赔偿“会考虑”。

关于溢油事故相关的污染评估工作,康菲石油公司健康安全环保总经理表示,将由第三方公司完成,但何时完成“还不知道”。

康菲石油公司在道歉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但没有提及具体数据。

司徒瑞介绍说,B平台的石油泄漏是由于注水激活了断层,导致流体通过地质断层从海底渗出。通过降低油藏压力,断层已经闭合,不会发生新的原油泄漏,但海底下仍有油气渗出。

为了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康菲石油公司计划向B-23井注入水泥,将其永久封堵,并在储层上的高压附近钻另一口井,然后注入水泥。"这个措施类似于给一份双保险."康菲石油公司企业传播和企业社会责任代表燕鸥解释道。

然而,国家海洋局曾指责康菲石油公司采取临时措施降低油藏压力和设置石油陷阱。

此外,康菲石油公司在6月份封堵了C-20井,以确保C平台的石油泄漏不会再次发生。然而,8月20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指控发生溢油事故的C平台附近新发现9个海底泄漏点。对此,司徒瑞解释说,C平台新发现的泄漏点不是溢油点,而是残余原油在泄漏。司徒瑞说,目前,C平台附近泄漏的油滴每天大约有两升,这些粘稠的油滴会立即被围油栏收集起来。

康菲石油公司还派工人在渤海沿岸巡逻,并采集了56个油样。他说,每个石油样本的面积相对较小。经检测,大部分与蓬莱19-3油田油样不符,仅有5个油样与蓬莱19-3油田相同或相似。

2065 438+01 8月初,河北乐亭渔民委托盈科律师事务所维权。然而,康菲石油公司和国家海洋局对乐亭油样进行了鉴定,认为它是燃料油,而不是来自蓬莱19-3油田。司徒瑞说,康菲石油公司尚未收到任何赔偿要求。他说,如果有,康菲石油公司将承担应有的责任。

康菲公司的态度还是不够开放。司徒瑞拒绝回答如何与中海油分担责任以及第三方鉴定评估公司名称等问题。康菲石油公司也没有郑重道歉。康菲石油公司仍然只是口头道歉,并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漏油造成环境污染的具体数据。

康菲石油公司在新闻发布会上道歉:不能与英国石油公司相比,没有收到索赔。

2011年8月24日上午,康菲石油公司就渤海湾溢油事故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康菲石油公司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就事故道歉,表示将在8月31前完成C平台封堵工作。

司徒瑞说他将对这起事故负责。B平台已经被减压作业永久封堵,只有少量残留在海底的油气泄漏出来。7月2日,康菲石油公司完成了集油罩的安装,以回收泄漏的残余油气。

然而,一些与会者评论说,司徒瑞的措辞太“公关”,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在回答“康菲石油公司会像英国石油公司一样成立基金承担渤海漏油责任吗?”康菲石油公司说,“它不能与英国石油公司相比。目前,康菲石油公司还没有收到任何赔偿要求。如果有,会考虑赔偿。”

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贾已以个人名义对和中海油提起公益诉讼,要求设立6543.8+00亿元的赔偿基金,但至今未立案。此后,贾继续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对国家海洋局的行政诉讼。

“目前最应该站出来的其实是国家海洋局,应该作为原告向康菲石油公司索赔。”有分析指出,国家海洋局没有立即通报蓬莱19-3溢油事故,而是拖延了1个月,没有认定中海油为责任方。按照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提起这种公益诉讼有很多困难。

经过两个多月的拖延,康菲石油公司中国公司仍未能找到漏油的真正原因,只是将其归咎于“自然故障”。在前天的记者会上,康菲石油公司再次就渤海溢油事故向公众“真诚道歉”,但回避回答公益索赔、处置过程不当、与中海油的责任划分等敏感问题。据康菲石油公司中国公司总裁司徒瑞称,B平台和C平台的溢油源已被永久封堵。当有媒体记者询问这种所谓的“永久封锁”是否得到国家海洋局的批准时,该公司避而不答。

中海油会遭遇坐实吗?

渤海湾漏油事件发生后,中海油率先成为被很多人指责的“罪人”,但不到一周,“康菲石油公司中国”便从幕后崛起,正式成为“主角”。“虽然康菲石油公司是造成漏油的作业者,但康菲石油公司和中海油有合作关系。康菲石油公司出了问题,中海油脱不了关系。”索赔100亿元的公益诉讼主角贾及其助手郭成锡曾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100亿元索赔的对象还包括中海油。

“按照协议,责任确实在康菲石油公司,但从道义上讲,中海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小平曾对记者指出:“油田是国有的,国家交给中海油,中海油找了美国的合作伙伴康菲石油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中海油持股51%。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石油泄漏。中海油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在前天的发布会上,也有媒体问康菲石油公司高管,“根据你和中海油签订的合同,你如何确定中海油的责任?”康菲公司表示:“根据商业条款,这是不能说的。”

虽然责任尚未明确,但摩根大通昨日发布报告称,中海油(00883)上半年的业绩反映出其业务的成本控制良好,但其业务增长来自昂贵的并购。预计未来市场会在中期业绩中发现负面因素,下调股票评级,维持中海油“减持”投资评级?摩根大通认为,“渤海漏油事件”让中海油“不太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