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经济开发区简介

濉溪经济开发区(1998)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分三期实施。目前已实现一期4平方公里、二期5平方公里的“七通一平”。第一期* * *引进了96家企业。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543.8+0.5.8亿元,财政收入7248万元,分别增长73%、119%和165438+。

濉溪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3月,于1998年9月获批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首期4平方公里基本实现道路、供电、供水、排水、燃气、闭路电视、通信、土地平整“七通一平”;二期5平方公里的“两横四纵两桥”路网工程已全面启动。

濉溪经济开发区以综合工业园区为母区,以吸引新型建材和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为主攻方向,区外有三个独立园区作为辅助园区,分别是刘桥精细化工园区、干龙湖针织服装园区和万德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母区与子区相辅相成,使濉溪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濉溪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得到了市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加快园区建设,促进招商引资,市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濉溪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意见》、《濉溪县外商投资项目补贴暂行办法》、《关于招商引资若干优惠政策的规定》、《关于印发淮北市工业项目免收费目录的通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最大限度降低项目投资成本。

此外,濉溪经济开发区为所有入区项目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为项目方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证、进出口营业执照等证件。每一个入驻的产业项目,从建设到投产都有一名县级领导跟踪帮扶,让客商安心投资、创业、生活,真正做到“亲商、安商、富商”。

目前,濉溪经济开发区有214家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富士特铝、美心铝为代表的新(铝基)材料产业,以离石工业园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矿山机械、高速装备为代表的机电装备制造业,以宏源煤化工、程菊化工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目前,开发区在建项目31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主要有美心铝业、华中田丽铝业、友谊特钢、李凯强科技、陈中型钢、程菊化工、中能矿机等,产业带动效应突出,发展前景广阔。这些项目有的已经试产,全部建成后可为开发区新增200亿元。

2011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78%,是2006年的15倍;固定资产投资52.5亿元,同比增长54%,是2006年的14.6倍;财政收入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84.9%,是2006年的16.5倍;全年新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总数为61家,在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审批标准的基础上,比2006年净增50家。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达到34.3亿元,同比增长46%;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7%。根据省商务厅统计报表对比,综合排名在全省县级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六,在皖北省级开发区中排名第一。

2012至1-9月,开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7.8亿元,工业技术改造1.5.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50.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42%,营业收入增长52%;* * *完成引进内资465438+9500万元,同比增长43.42%;完成引进外资11707万美元,同比增长31.48%,居省级以上开发区第9位。

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入驻客商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开发区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全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创新型产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