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严打炒房:狠抓限购限售,中介被约谈。

2021的进度已经过半。为了“钉住”房源,不投机,多地密集出台调控炒房新政,包括实施限购限售、严查房贷、约谈“踩红线”的开发商或中介机构等。

绍兴再规范“邵4条”

位于杭州和宁波之间的绍兴,重新调控“邵4条”,实行“房住不炒”的定位。

6月3日,绍兴住建局发布通知,明确限购、限售等政策。其中提到,绍兴市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范围内,本地户籍限制3套,非本地户籍限制1套;绍兴市区新购房屋(含新房、二手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3年方可转让。

预计后续包括湖州、丽水等地的房地产政策会继续收紧。

除了绍兴,在限购方面,上海对离婚房屋提出了要求,规定离婚一方在离婚后三年内购房的,其拥有的房屋数量按照离婚前家庭总人数计算。

此外,广州、南京、杭州等地收紧了人才购房落户政策。比如杭州明确落户不满5年的,在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期房纳入限购范围。广州规定,加强人才购买政策管理。享受市辖区人才政策的家庭和单身人员(含离异人员),须提供购买之日前在人才认定区域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12个月的证明,不允许补缴。

限售方面,成都规定,对当期登记购房人数3倍及以上的项目,已购商品住房限售期由3年延长至5年;浙江湖州要求,在该市,新购住房在5月18日之后网签的,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之日起两年后可以转让。

为了打击炒房,广州、深圳将监管范围扩大到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广州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开展“过桥贷款”和“止赎贷款”业务。同日,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宣布对9家主要从事止赎担保业务的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集体监管约谈,全面排查以经营为目的的贷款担保业务,重点自查与房地产“贷款担保”或“委托贷款”相关的情况。采访了很多中介和公司。

除了限购限售限贷,规范开发商和中介的行为也是各地稳定市场价格的重中之重。

比如,上海严格执行新房价格备案管理,坚决防止上市销售项目备案价格过高;无锡明确房价构成和装修标准,开发商不得捂盘,只提供升级装修方案;深圳建立二手房交易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合理发放二手房贷款。

此外,近期还有多家中介和企业因违法行为被约谈。例如,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日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旨在严查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虚假售房、价外加价、囤积房源等行为;严厉打击房地产中介机构参与炒房、哄抬房价、发布虚假房源等行为。针对上述问题,广州市相关部门约谈了22家开发企业和14家中介机构,查处了4家涉嫌违规的中介机构。

与此同时,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表示,近日,地方金融监管局对富德、企联、金银鑫、大信、亚联财5家小贷公司分别进行了监管约谈。一旦发现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要及时采取措施,提前收回相关贷款。

事实上,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一直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5月21日,银监会通报5家金融机构违法行为,开出11罚单。华夏银行、渤海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东亚银行被罚约3.66亿元。

对此,银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梁涛在6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我们对5家银行罚款3.66亿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违规开展房地产融资业务。”

他还介绍,据初步统计,仅去年以来,各级银保监会机构配合地方政府出台了130多项房地产调控措施。同时,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为期三年的全国房地产专项检查,对发现的违规行为“零容忍”。

银监会沟通部副主任刘在会上强调,下一步将会同住建部、人民银行密切关注政策实施效果和调研结果。对未进行自查并经监管核实、故意隐瞒问题或发现问题未及时处理的银行和中介机构,将依法依规严格采取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