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北轮船荷兰公司起诉虞洽卿的孙子。

虞洽卿可以充分利用ABN Amro的买办地位,向银行业借更多的钱,发展三北船务公司。起初,我购买了三艘船,分别是贝茨号、姚贝号和镇北号,从上海驶往宁波和沈家门。...

虞洽卿(1867-1945)出生于浙江镇海县慈溪镇福龙山一个贫穷的裁缝家庭。7岁的父亲去世,他和母亲方、3岁的弟弟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村里的同宗私塾老师余世民看虞洽卿聪明温柔,认为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就免费收他为徒,教他学书法,为虞洽卿后来在上海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虞洽卿发迹后,感谢了于世民先生的好意,封他为上宾,让他安度晚年。

1881年,15岁的虞洽卿在祖叔虞清瑶的帮助下离开家乡,乘船到上海学习商科(当学徒)。他去报到的那天,走到半路,突然下起了大雨。虞洽卿立即脱下母亲的新布鞋,光着脚走进康瑞染坊,手里拿着两只鞋。店主Xi老板看到后笑了。他用双手握住虞洽卿的手,反复说:“好!好!”说也奇怪,Xi老板昨晚做了个梦,梦见财神手里拿着两个元宝进了屋子。我今天看到了虞洽卿的出现,这与我的梦想不谋而合。我高兴得老板都笑了。虞洽卿“赤脚财神”的故事作为佳话广为流传。

康瑞颜料店的老板Xi经过多次观察和考核,见虞洽卿灵活、聪明,决定重用他,让他长期外出“跑经纪人”(联系业务)。有一次,虞洽卿来到一家外国公司,看到一批生锈的颜料盒准备低价出售。他仔细检查了箱子,发现铁箱子在海里一遇水就生锈了,油漆质量没有受到影响。他向老板Xi汇报后,全部被低价“吃掉”,这让康瑞油漆店大赚了一笔。作为一名学徒,虞洽卿在年底照常获得65,438+02元的鞋袜工资,但克Xi先生增加了40元,并将其提升为跑步经纪人先生。

虞洽卿经常出国旅行,会见外国人。虽然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会了几句洋泾浜英语,但他看不懂英语,更别说写英语了。他利用晚上在英国人在基督教青年会设立的夜校学习英语,在那里他结交了许多外国朋友。通过努力,虞洽卿能说一口带有伦敦口音的流利英语,能读写英语,同时还能学习德语、俄语和法语。虞洽卿是学习外语的天才。虞洽卿在康瑞颜料商店工作了12年,为康瑞商店尽心尽力,使颜料商店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商店的生意有所进展。为了拉拢虞洽卿,老板Xi给了他股份成为股东。由于老板的栽培,虞洽卿投资200两白银,成为康瑞商店的股东。

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宝岛台湾省被日本占领。在当时的上海,洋人的气焰非常嚣张,他们越界扩大租界。清政府向洋人屈膝,向人民妥协。如果虞洽卿想出人头地,做大事,他仍然需要外国人的帮助。他跳出“康瑞”,托人推荐他到德国商人鹿林洋行做“跑楼”(副买办)。虞洽卿在上海滩的工作非常出色,赢得了外国公司总裁的赞赏。不久,他被提拔为买办,除了高薪以外,中国买办的主要收入是为外国商行买卖商品收取佣金。佣金是外国公司买办中国人的报酬。虞洽卿在德国商人鹿林洋行做了九年买办,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开始投资闸北房地产。虞洽卿想起了阿姆的话:“在家要依靠父母,出门要依靠朋友”。在他的宁波老乡中,他乐于助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特别是宁波籍的店主,在贸易中经常被外国人骗,又不懂英语,解释不清楚。他们向“阿德哥”求助,阿德哥愿意帮助店主与外国人谈判,争取权利。虞洽卿的名字叫赫德,宁波人都叫他“阿德哥”。“Adego”很有名。1897年,法租界工部局以扩建道路为借口,强迫宁波会拆除上海法租界四明办事处的殡仪馆和钟毅墓地。法租界当局的做法让死人不得安宁,也让宁波人愤怒。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民有权保护他们的祖先。中国人民,尤其是大量在上海的宁波人,联合起来抗议法租界当局的拆迁决定。具有民族正义感的阿德戈·虞洽卿履行自己的职责,与四明CCBA合作,举行抗议活动,组织华工罢工。在权贵们的坚决抵制和斗争下,法租界当局撤回了拆迁决定,法国领事馆立碑标定房产,确保不再受到侵害,四明CCBA胜诉。虞洽卿的名字在上海家喻户晓,他已成为商界大亨。

1903年,虞洽卿被华俄道生银行聘为驻华买办,第一次进入银行业,与洋人高层交往。在与在华外资银行的金融交易中,虞洽卿精明而高效,这让银行业的资深外国人对他评价颇高。1905年,ABN Amro急需聘请熟悉中国社会情况的买办。在外国人的推荐下,ABN Amro聘请虞洽卿作为买办在中国管理银行业务。虞洽卿致力于为银行拓展业务,并取得了巨额利润,赢得了荷兰总行的信任。虞洽卿为ABN Amro工作了22年,直到他60多岁退休。

当虞洽卿还是银行买办的时候,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00。英法日组成八国联军侵华,侵略北京,签订辛丑条约,1901签订庚子赔款条约,赔款共计4.52亿银。清政府急于向各国支付和筹集赔款,不得不向各国组成的银行集团借款。中俄道生银行和ABN Amro银行都参加了集资银行团,虞洽卿有机会参与贷款工作,并就如何与清朝皇室大臣交涉提出建议,受到清政府的重视。1906年,慈禧太后发布《预备立宪令》,派段方、载泽等五大臣访日。虞洽卿被任命随代表团出访。这使他对外国工商业有了更好的了解。回国后拜访慈禧太后,提出“列强利用银行剥削中国,限制中国工商业发展。为了振兴实业和保全自己的权利,中国人民必须建立自己的银行”。这一建议被清政府采纳。邀请周金珍、朱等甬籍大资本家,以65438+50万两白银的资本,在清政府农工商部注册成立四明银行。438+0.908年9月65日,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在英租界江西路正式开业,虞洽卿升任董事。

20世纪初,上海至宁波的水运由官僚经营的太古轮船公司、东方轮船公司和招商局轮船公司控制。宁波人对高票价非常不满。虞洽卿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他邀请颜晓芳等人成立了一家股份公司。不少宁波人以每股5元入股,* * *集资40万元于1909成立宁绍船务公司,由虞洽卿任总经理。为了和外轮竞争,宁绍船的票价比其他三家船公司都便宜,船员服务好,所以客货运输很红火。英国太古轮船公司为了打败宁少公司,把统舱票从一元降到三角,并送毛巾肥皂来亏本竞争,使宁少生意一落千丈,无法维持。危急之时,宁波同乡会组织船票维护会,筹集资金补充支援。宁绍公司以低票价与外商竞争,“两败俱伤”。最后,外国船公司与宁少公司商定平衡船票价格,宁少公司在竞争中在航运业站稳了脚跟。

三年后,虞洽卿因购买“永兴轮”与公司大股东发生矛盾,退出宁绍公司。1913他出资20万元创办了三北海运公司,总部迁至上海。虞洽卿的金融投资是独特的。只要首付30%买船,开船后逐年还清船钱。如果你买了一艘船作为抵押,你可以从银行贷款70%的船价。只要付30%的现金买船下来,40%的钱可以作为公司的营运资金。买的船越多,公司就越有钱。虞洽卿可以充分利用ABN Amro的买办地位,向银行业借更多的钱,发展三北船务公司。最初购买了贝茨、姚贝、镇北三条轮船,航线分别为上海至宁波、沈家门,上海至镇江,故称“三北轮船公司”。不久后,他以1.320万元购买了一艘荷兰制造的1.320吨钢壳船,在天津、大连、青岛、宁波、福州、广州、南洋群岛航行。1917年,宁兴轮船公司成立,购置了3439吨的“宁兴”船,专门从事天津、大连至上海的航行业务。1918 12虞洽卿投资英国商人注册的中英合资企业鸿安商船公司,回购英国人的股份。涉及“长安”号和“德兴”号两艘船,以及仓库、码头,总资金45万元,改组为中国航运公司。增资654.38+0万元,购置武林、之江、华威三艘新船,共计5604吨,继续经营长江、沿海和远洋航行。

虞洽卿意识到“航运业的兴衰,码头棚是重要的”。宏盛码头堆垛公司建于1916。为了修理集团的船舶,成立了三北轮船公司机械厂,该厂有修船码头,还可以制造小型驳船、驳船及其附属设备。

从1914到1921,三北集团组建了三北、宁兴、红安轮船公司,成为拥有18艘大轮船和45艘小轮船在浙江沿海航行,以及船坞棚和造船的联合企业,资金320万元,拥有一堆船和码头。三北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华人帆船集团。

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动荡不安,政局变幻莫测。辛亥革命推翻封建清王朝,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称帝,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政府在北京出现。为了争夺北京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权力,北洋军阀直系、皖系、冯系长期争斗,永无宁日,民不聊生,国不聊生。在这样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家为了保护自己创立的工商业,为了对付军阀、官僚和地方黑势力,心态非常复杂。他们具有爱国主义和热爱民族的基本精神,要求国家统一和繁荣。另一方面,为了生存,保护自己的工商业,借洋人之力,与军阀官僚缔结关系。他们知道“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的道理,也想用洋人的力量镇压军阀,用老百姓的力量镇压洋人的侵略扩张。虞洽卿从小接受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成长于十里租界,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经历过戊戌变法,受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洗礼。在与外国人的长期接触中,他了解到外国租界当局是如何统治租界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所以虞洽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他自己的人生哲学。1911年,支持辛亥革命,为同盟会秘密活动提供房屋,派人保护同盟会上海负责人陈的安全,为活动提供8000银元,动员商团参加上海起义。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虞洽卿以上海总商会的名义筹集了一百多万元,帮助解决临时政府的财政困难。孙中山先生非常感谢上海财团虞洽卿等人的支持。

辛亥革命失败后,卷入军阀斗争的漩涡,支持直系军阀段领导的北洋政府。段北京市政府聘请他为上海市总商会会长、全国总商会副会长(1924)。1925年5月,日内外第七棉纺厂资本家开枪打死党员顾正红,打伤工人10余人。这一暴行激起了上海人民的极大愤怒。中国中央决定把工人运动和市民反对租界当局的斗争结合起来,举行反帝示威。5月30日,2000多名来自上海各学校的学生在南京路。英国巡逻兵向群众开枪,当场打死打伤数十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中央决定组织反帝统一战线,开展“三打”斗争。上海20万工人罢工,5万学生罢工,大部分商人罢工。上海成立了反帝运动的领导机关工商业联合会。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义愤填膺,尤其认为抵制日货、热爱国货是“有益于”民族工业发展的爱国运动,于是带领商会参加反帝斗争。20万工人罢工,重要的是解决1万工人及其家属的生活问题。工会联合会李与总商会交涉,要“作出有力的贡献,有钱出钱,互相支援,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以总商会的名义公开发行报纸,号召各大城市的商会、爱国人士和侨商,呼吁捐款支持上海反帝斗争。虞洽卿率先捐巨款,沪上各界纷纷捐款,世界各地的商人、华侨、国际工人组织捐款涌入。短短10多天,上海总商会募集的捐款达237万余元,有力地支持了五卅反帝运动。

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威逼利诱民族资产阶级,向虞洽卿施压。虞洽卿表示,他将“说服所有商人尽快开放市场”,并“努力改善局面”。商会成立“五卅委员会”,工商联提出的13与工商联提出的17相抗衡。修改后的13条中,删除了英日军队永久退守上海等四条,这是帝国主义所不能接受的。商会作了暂时的妥协,但保留了对中国人民民权的保护和对死伤工人的赔偿。惩罚造成事故的英国警察和枪杀华工的日本资本家;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增加工人工资,罢工工人给予生活补贴等。条款和条件应送至特许谈判办公室和各国驻上海的领事使团。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同意,为了保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可以在民权上作出重大的经济让步,同意上海总商会的条件。为了保存力量,满足工人提出的经济要求,中共中央决定有步骤地复工。五卅运动形成了反帝斗争的新高潮。

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明确了“联俄、联* * *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诠释了三民主义,并使之成为国与国合作的基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1925年3月,中国伟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逝世后,广东国民政府成立。1926年,国民革命军起程北伐,以蒋介石为北伐总司令,吴军主力歼灭于两湖之间的战场攻克武汉。江西战场歼灭孙军主力,攻占南昌。东路北伐军攻克福建,占领杭州,前锋匹配上海。北伐战争的成功促使上海商界领袖会见国民党军事记者牛永健,共商推翻在上海的统治,夺取政权的大计。主要是为了报复孙取消其上海商埠副职和上海总商会会长的职务,极力联络* * *产党,发动民众起义,夺取上海政权。中共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和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主张建立从资产阶级到工人的统一战线,发动工人武装起义。陈独秀说:“无产阶级回避领导。”“即使起义成功,工人也不会参与政权。”“我们只想要人民的自由。”陈独秀主张:“我们现在可以有两个领袖,牛永健是军人,虞洽卿是人民的领袖。”虞洽卿等人筹集起义资金,支持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1927年3月22日,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经过28小时战斗取得胜利。陈独秀在活动分子会议上发表演讲:“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大资产阶级不革命,小资产阶级赞成革命,但不是自己干。因此,只有无产阶级出来为中国革命服务。”代表大会产生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19人,* * *党9人,占多数,无产阶级掌握上海政权。牛永健、虞洽卿为执行委员。不久,6名资产阶级代表宣布辞去市政府成员,与无产阶级分道扬镳。

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胜利后不久,蒋介石抵达上海,任北伐军总司令。上海财团虞洽卿、钱鑫非常担心上海被* * *生产党和工人控制,他们把命运挂在蒋介石的战车上。2月1920日,虞洽卿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综合性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并担任董事长。一般来说,交易所的交易是由经纪人处理的。这时,由蒋介石、陈和戴组成的“恒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经纪机构之一。蒋介石等人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投机各种证券和棉纱。蒋介石赚了很多钱。1921夏秋,交易所突然崩盘,股票暴跌。1922年2月,蒋介石一贫如洗,负债累累。当时蒋介石参与策划上海证券交易所,意图侵吞日商汇款1万元。向大亨李寻求帮助。最后,金融大鳄叶卓棠出面调解,从交易所拿出6万元与蒋了结此事。蒋介石拿走了他的那份钱,结束了他在上海的经济投机,去了广东投奔孙中山..

蒋介石回到上海,知道上海的实际控制人不是官方政府,而是大商人,是青洪两帮的老大。蒋介石的势力要想在上海和全国立足,就必须得到上海财团的支持,得到巨额的军费和政治活动经费。蒋介石到了上海,对欧美国家说:“国民革命军是列强的好朋友,绝不会用武力改变租界的现状。”3月26日晚,蒋介石会见了上海商会主席虞洽卿。蒋说:“直-鲁联军全部撤至长江以北,北伐军攻占南京。”“我绝不会诉诸武力收回租界,希望商界放心。”蒋介石保证保护虞洽卿的财产所有者。他以商会主席的名义,向银行、钱庄摊派300万元给蒋介石,商业联合会“自动捐赠”500万元支持蒋介石的“4.12”政变。

“阿德戈”虞洽卿还是全国工商会、上海总商会、上海航运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共租界中国纳税人协会、工业部董华和国际商业集团中国团队协会的主席。“生意中的生意”不涉及政治。作为现代民族工商业者,他所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利益必然与外国资本发生经济矛盾。他生活在旧中国社会,担任买办多年。“因为职位的关系,他越来越接近外人,他对外人的性情和习惯了如指掌。所以他若有事谈判,可以低声下气,在洞里偷窥,以维护其大国人民的精神。”社会是培养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学校,在国家和民族问题上能显示一个人的良知和气质。民族资本家有妥协的软弱一面。虞洽卿能够参加五卅运动的斗争,并积极筹款支持工人的罢工斗争。但在关键时刻,他考虑了富人的利益,向帝国主义妥协,平息了斗争。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中,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策划了上海人民起义,以推翻军阀孙、和钟* * *。武装起义胜利后,工人阶级领导的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成立。他辞去市政府成员,投靠蒋介石,寻求借助国民党政权发展企业。

1927后,虞洽卿从ABN Amro买办退休,专心于航海事业,并在沪成名。虞洽卿70大寿1936由上海第一特区市民联合会发起。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董事会的一次会议后,虞洽卿为“维护和促进中外关系”做出了贡献。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以虞洽卿的名义将“西藏路”更名为“虞洽卿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顶住日本特务机关和汪伪政府的威胁,断然拒绝出任上海伪政府市长。抗战时期,租界人口激增,粮食短缺引发恐慌。为了稳定粮价,稳定社会,工业部决定让虞洽卿养粮。俞与意大利商人塔米娜奇合伙创办了中意航运公司。船只挂着意大利国旗,意大利是日本的盟友,所以运送大米到上海到西贡和仰光的船只不受日本海军的干扰。租界食物短缺的危机得到了解决。事实上,上虞洽清每次运粮,都是私自留出一定吨位给自己装米。回到上海后,大米高价流入黑市,他从中获利500万元。

1941年春,战局告急。虞洽卿告别了上海,乘船去了香港。1942年转重庆。76岁的在重庆与王组建三民运输公司,购买道奇卡车300辆,从缅甸、仰光等地运输五金配件和机器,用于抗日战争的军需和民用。

1945年4月26日,虞洽卿因急性淋巴结肿大在重庆逝世,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