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1.自20世纪50年代MM定理诞生以来,资本结构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本结构决策是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资本结构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只有深入了解所有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才能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找出其存在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到目前为止,解释资本结构的理论有很多,如均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但是,两者都不能单独说明。资本结构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融资而发行的各种证券的组合。一般人们称之为企业资产中权益和负债的相对比例。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高的资本结构。它是一种能够在财务杠杆、财务风险、资本成本和公司价值之间达到最优平衡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偿债和再融资能力,决定了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成为影响公司财务形象的重要指标。

2.在此基础上,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如下:

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权益主体有很大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与西方国家相差无几,大多在35%-43%之间,但我国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占比高,超过50%,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40%以下。相应的,中国公司的长期负债相当低。根据资本结构的序列偏好理论,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内部资金作为主要的投资来源,其次是债务资金,最后是新的股权融资。然而,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将股权融资作为首要方式,但对负债过于谨慎,表现在上市后努力扩大股票发行额,分配方案以配股为主,很少进行现金分红。